4、人事 昨天和老爷子闲聊,说起两会,知道我这闲七杂八的报纸多,老爷子说“这几天的报纸给我留一下,看看人
事安排,我挺感兴趣的”。 老爷子今年虚岁八十,前些日子庆生,把兄弟姐妹攒一块儿聚了聚,连晚辈儿一共三十来口子,有的长辈
我也好几年没见了。 大姐(第一、第三人称混着说,下同)八十多了,腰弯得厉害,可没有一天不出门的,长虹公园后门江南风情街一带著名的林老太太正是,
有名的热心肠,爱帮助人,人家也爱帮她,干闺女干儿子一大堆,过年过节卫生早就做了,自己的孩子都 插不上手,就是别让老太太惦记着你,不然见着你或者一打电话,准说上一个多小时,新词儿老词儿一块
上,十年前的事儿混合着昨晚上的梦一块给你分析,又是你真不得不服!老太太还自己写书,我偷偷看过 一点,你别说,从意识流小说创作角度说,比不上乔伊斯、福克纳,也比得上王蒙、茹志鹃(王安忆她妈 ); 三弟大学毕业后在中苏边境当了二十多年的兵,高高大大,一脸英气,转业后在地方一个部门当了多年的
领导,本来就是学语言的,又有多年的管理经验,说起话来很是吸引人,基本上兄弟姐妹聚一起,三弟总 是唱独角戏,而且绘声绘色,手势丰富,很有号召力,依我看来,做领导是要有天赋的,这就是例子,不 像老轨,人一多就想找没人的地方扎、官一大就恨么自己多根隐身草,还美名其曰“有演员就要有观众”, 自己专心做观众,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 四弟两口子也近七十,从年轻时就能写会画,十六、七上山下乡到内蒙,啥苦都吃过,后来就凭着写写画
画、搞宣传做花车拍照片写文章、就连捏泥人也不输泥人张,一步步从内蒙到山西、从山西回故乡,最后 在祖国的改革开放第三极滨海新区退的休,老轨十八、九时对上山下乡这个事情感觉很荒唐、大放厥词, 气得四叔跳起来要打我,现在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退休后二老更是如鱼得水,你写我画,自得其乐,这
次给大哥带了八尺的福寿图和寿字,挂将起来整个餐厅都熠熠生辉。 老爷子年轻时走南闯北、以后的生活也是历经坎坷,不过心态还好,现在每天也是写写画画加上遛遛,感
觉很是自在,前两天感觉有些胖了,去小医院做了个体检,回来心里有些忐忑,告诉老轨“我得输几天液, 大夫说三高”,拿过体检单我一瞅,有两项指标都在上线那逛荡,大部分指标都比我们单位三十岁的小伙儿 都漂亮,老轨心里暗自思量,我要是八十也有这体格,那真得天天念“大悲观音菩萨”。 回到人事这事儿,老同志们关心这东西是有历史的,老爷子入党经历十分艰难,四十多岁入得党来,喜极
而泣,这事儿对我印象深刻,那时我十多岁。由于工作单位比较固定,老爷子的同事们也都住得很近,经 常听他们议论“国家大事”,关心国家领导的人事安排,这可能是这一类人群的共性,我想他们还会很认真 地研读某位领导人的简历,一点点一点点的产生联想并追忆着自己成长的轨迹,“悔并遗憾着”。 老爷子做过一首诗,其中提到八十年来最美好的十二年,其中大学五年,毕业后科研工作七年,自忖最能
报效国家的时候,被一场运动运到不知怎么动了,然后就是一系列不知所措的人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结合 ,这也是他们这一代人、这一群人始终关注着、联想着中国的“人事儿”,期望着出现自己想象中的、理想 的“管事儿”的人的原因。 所以说,天文、地理还有人事,上、下和中间,天和地、人和事儿,密不可分;人和事儿都妥了,那叫“合
适”。 人的事儿,得人来管;管事儿的,得是个人;这就是大家关心的“人事”。
老轨最后编辑于2013-03-12 12:2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