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五考试后到今天,日子过得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但是突然想把生活中、工作中的几则对话记录下来,以此记录生活,也算是对学生的提问有一个交待(因为一个学生曾问我:我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一、发生时间---上周六中午 一月考后,我该做的是找一些学生谈话,其中一位与其说是我找学生谈话,倒不如说是学生有很多疑惑需要找老师倾诉,此时我便是倾听者。 我:刘**,你这次成绩下滑的很厉害,这几科成绩考得太失水准了,我想听听你说说,自己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刘:我的解题速度太慢,考试时做不完。 我:数理化的解题速度是要靠平时训练的,你平时的作业完成不够好,另外也说明你平时做题没有时间观念。 刘:是,平时做题很费时间。 我:费时间是因为集中精力苦思冥想,还是思想的野马插上翅膀了? 刘:是后者,另外,平时我用的是铅笔,考试用水笔。 我:那平时改用水笔,考试就适应了。 刘:我从小学就用铅笔,水笔做题不能改,心里难受。 我:可是考试要用水笔啊,你平时不训练,怎么适应呢?听我的,平时改用水笔吧,顶多难受一个礼拜就没事了。 刘:我试过,不行,而且我有一个习惯,必须右手拿笔,左手拿一块橡皮,随时涂改,或者周边放一块橡皮,要不然心里难受,做不了题。 我:你知道吗,我不是开玩笑,你这是心理疾病,强迫症的一种表现,要克制。 刘:是。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现象?是不是总是怕门没关,煤气开着,,,,,, 刘:是,从小就有。做题喜欢想问题也是。老师您说,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什么要上名牌大学,上了名牌大学就一定能成功吗? 我:你问得很对,而且这个年龄喜欢思考也说明你很优秀,如果让我回答你的话,我的观点是,不一定,要看一个人的追求了,而且这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这些话你和父母交流过吗? 刘:没有,不能说。说了就麻烦了。而且很多时候不想说话,因为没意义,真话不能说,说出来的话又可以不说。人与人之间没有意思。 我:不要这么说,你看咱们班同学不是很好嘛?大家很团结、和谐而且友爱,我希望能够建立这样的一种气氛。 刘:你认为有多少同学对别人的话是认同的? 我:不要求完美,能有认同的就可以,不要求得全体的认同,比如说咱们刚刚过完18岁的生日,我觉得大家还是有共识的。当然,我没有奢望我所做的同学们都能一致赞赏,有不喜欢的也正常啊? 刘:赞赏和不赞赏是一样的,怕的是没感觉,麻木。 我:我觉得你的认识很深刻! 刘:您说,人为什么活着?出生了就要长大,长大了就要学习,学习为了考大学,大学毕业要找工作,找了工作以后要结婚、生孩子,然后工作,退休,回家看孩子,到死。一个人要是从一出生就知道一辈子的事,没有悬念,那还有意思吗? 我:你说得很对,但是我认为,你只是理论上知道了过程和结果,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会有惊喜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后记:我觉得我没能说服学生,至少我自己都觉得没有说服力,所以怎么可能满足他的愿望呢?,,,,,, 二、发生时间---本周二上午 前两天,我正在备课,姥姥(刘姓,语文教师,退休返聘,治班大名鼎鼎,故而发挥余热,年年把关,今年我和她老人家一个办公室)突然问起哪里卖抵羊毛线,说是门市部拆了,同是退休把关的政治李老师的一句话引发了如下话题。 李老师:天儿凉了,您是不是又想织毛衣了? 姥姥:是,我看张**(我校初中的另一个年轻女老师)那天织的毛线还花花的,也想织。 我:有一种场景总是在我眼前,想起来就觉得温暖,是关于织毛衣的。 姥姥:你说说。 我:一间屋子,冬天,有烟囱,炉子上做着水,冒着气儿,女主人坐在床边织毛衣。 姥姥:最好再养一只猫。 我:我不喜欢猫。 李老师:毛线团儿得骨碌到地上,小猫儿去玩捣(读作“刀”)线团。 姥姥:这时外面有人敲门。 我:外面下着雪,敲门的得是男主人,女主人开了门,丈夫身上都是雪,然后两个人一起把它们抖落下来,,,,,, 三、发生时间---上周日下午
先生每周末回来,谈话中免不了我汇报思想,他检查一周前交代的工作。 我:我们学校那天发生了一件事,使我不得不想想这样的事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先生:说。 我:实验班的一个家长戴着帽子来了,因为脑袋被打破了,所以不得不戴帽帽儿。 先生:谁打的? 我:她丈夫。 先生:为什么打她? 我:他在外面拼命挣钱,老婆就得把孩子管好,而他们孩子在班里考了十几名,他认为老婆工作不得力,所以大打出手,孩子妈妈一气之下说是不让孩子上了,要退学。走之后,老师们都说还不得离婚啊。 先生:那最后退学了吗? 我:我没问,这不是我关心的。我关心的是巴巴(犬子小名)和他们孩子比,差得更多了,你会不会倒打一耙,把责任全怪在我身上,也把我打一顿啊? 先生:(哈哈哈哈哈)那不能,您看我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 我:谢天谢地,看起来您还真是打着灯笼找来的好男人啊!!! ,,,,,, 四、发生时间---本周二(也就是昨天)傍晚
校长出门学习了,老师们稍稍喘息一下,能不开会正点下班了,我拉着儿子回家,想满足他的愿望,吃我做的饭,路上问他是吃炸酱面还是吃米饭,儿子说炸酱面省事,我说这样吧,我去王顶堤那边的市场,多买点东西出来,今天米饭,明天炸酱面。儿子说不用把他先放回家,他要和我一起去市场,于是我们去到那里,随后兵分两路,他要了20元钱想买点零食,我告诉他要去哪里,随后径直奔向目的地。 到了市场先买了肉肉和软肋(儿子就是喜欢有软肋的地方),看见紫洋葱心里想着,紫色洋葱外表皮是难得的质壁分离实验材料,这个市场上还真不少,买点儿洋葱炒炒吃,然后再炖一个排骨,烩一个豆腐。想着时,儿子已经到跟前,看到那边热腾腾的乌豆,我问:你想吃乌豆(不知道对否)吗?同意后买得,娘儿两个一起去买切面、面酱。虽然家里还有葡萄和冬枣,但是儿子还说要买些水果,站在琳琅满目的水果摊儿前踯躅片刻,买了几个梨子。 这时,我们两个走到了豆腐摊儿,小姑娘也就十四、五岁,问我要什么,要多少?我说:块豆腐少来点。结果给了一大块,要了二块二。儿子倒是很孝顺,买得的东西尽数拿着,快到车门时,我们开始了对话。 儿子:那个小孩儿豆腐给得够有力度的。 我:当然了,不愿人家,是我说得含混,所以人家当然多多益善。 儿子:她怎么不上学呢? 我:不就是挣钱吗,已经直达目的了,过程就可以省略了。 儿子:我怎么觉得这话里有话呢? 我:嗯,不错,还能听出来话里有话。你不是说过想挣钱多吗,上学不一定挣得就比不上学多。要不然,你也直接挣钱去吧,卖乌豆怎么样?不行,卖乌豆也许你还真卖不过人家,要不然就在旁边卖崩豆儿吧,不过也不一定就能挣钱,但是不挣钱要是能赔钱也行啊,,,,,, 五、发生时间---昨天晚上 吃过晚饭,想起来应该去家访,虽然怵头,但是还是咬咬牙打了电话,问清地址,去了学生家。八点多到的,走时十一点过了,因为女孩子不太好说话(有自己的思想,不轻易苟同父母老师的观点),家长与我,家长与孩子,我与孩子开诚布公的交流,时间过的飞速,期间孩子认为家长不愿意放她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想上国内的大学,要去法国),说服她留在国内上大学意在和平演变,最后消磨她的坚强意志,而我说到她在班里的表现略显自我一些,她也觉得受到了极大地误解,还流了不少眼泪,,,,,,对话很多,其中发现不乏智慧的火花,选取一点。 学生:你知道吗?一个人要是有了动力,那会是不可想象的。(解释她现在的后进是动力不足)我看过一篇文章,写一个母亲,看到孩子爬到了火车轨下面,火车就要启动了,母亲窜到车跪下把她的孩子救了出来,你知道她这时的速度要比短跑冠军还快呢! 父亲:赛过了刘易斯。 学生:对,所以,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要是追求我的理想就能是你们无法想象的。 父亲:他妈妈能救他也得是有腿的正常人,他妈妈要是残疾人呢?再有理想、空想、幻想白费。 学生:我是残疾人吗?! 父亲:这样的谈话就没意思了。我们都是从你这个年龄过来的,有的人就是不会借鉴别人的经验,别人告诉你前面是一个井,有人就知道小心,傻子就非得掉进去,摔一脑袋大疙瘩才回来。 学生:你怎么断定我就得掉进去摔一脑袋大疙瘩呢?我也许就过去了,也没摔一脑袋大疙瘩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