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搜索 | 首页 | 帮助 | 在线 | 回收站 | |
水手唱片音响 ==> 杂谈专区 ==> 乐舞人生 ==> 让“独立之精神”绽放,让“自由之思想”翱翔
版主:老轨
让“独立之精神”绽放,让“自由之思想”翱翔 人气:1344 回复: 2
  美女哟,离线  茜茜公主 No.1 让“独立之精神”绽放,让“自由之思想”翱翔
 
 

 等级:僧侣
 威望:0
 发贴:4039
 经验:9436
 财产:9436
 魅力:9436
 注册:2008-1-27
终于结束了本学期的工作,今天开始准备公出山西的行程。因为教育事业是全民的,所以将准备的部分内容节选出来,放在乐舞人生,但愿能对朋友们起点儿作用。


以下为摘选

让“独立之精神”绽放,让“自由之思想”翱翔 【崔淳】

此行山西,当属我的第三次。首次山西之行是96年随当时所在学校同事到五台山旅游,太原是其中一站。当时晋祠中的戏台、古树留给我至深的印象,于是才有了07年暑假,我自驾出游途中再经山西,一来为了寻根(当年爷爷的爷爷从山西老家来到天津卫),二来为了再次拜谒晋祠。我与山西的渊源其实远非祖根洪洞县大榕(老轨御批改为“槐”)树那么简单(据传数百年前,崔姓据此发源【老轨御批改为天津崔姓发源于此】),更重要的是追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精髓,山西功不可没。

想三次对山西的造访,交通工具从火车、到汽车、至飞机,十五年光阴挥间弹指,而我也已转战天津市的三所学校---32中学、109中学、耀华中学,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生物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领会,于是,今天,我想就生物学教材,就教师的职责,与在座的各位同仁交流我的所思所为,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我觉得做教师,对自己首先要有一个高标准,那就是我们不是匠人,而是学者。说到学者,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当属鼻祖了。陈先生的“三不讲”对于我们犹如高山仰止,此三不讲即“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这一点,我,包括在座的所有同仁,恐怕今生也无法达到,但是,我们至少要做到这样的三不讲,即错误的概念不讲,面对同一批学生,重复的内容不讲,身为教师,有失国格、人格的话不讲。我认为,能做到这样的“三不讲”,对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来说,即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境界。

前几天学校期末考试,我监考语文,看到试卷中阅读部分选取的是台湾著名现代散文家林清玄的《花燃柳卧》,其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荷花实在是很感性的植物。有人说它清纯,那是只注意到荷花开得正盛的时候,没有看到它从花苞到盛放,甚至到结出莲蓬的过程。”而此前看到的有些版本却写成“……荷花实在是很性感的植物。”这相同两个字的不同顺序,如果我们仔细体会作者的本意,孰是孰非一目了然,然而很多的版本却一如既往的拒绝着“感性”而“性感”着。因此,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方面,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指导学生学习中,教师要率先身体力行辨析真伪,而不是顺手拈来,轻易苟同,人云亦云。

言归我们的生物教学,要关注什么?当然是关注课程标准、关注教学大纲、关注教材教参,而不是关注教辅材料。在市场经济影响着我们方方面面的今天,包括教学内容也无例外。当年32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很幽默的讽刺至今无法忘记---小贩指导教学,再有就是一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分数,急功近利,自己放弃了教材的深刻领悟过程而手捧一堆习题、教辅材料,将教学过程变为解题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放弃课本,大量背诵教辅中罗列的精讲、解析、知识点延伸,无异于舍本逐末,加大课业负担,而编写教辅的人却无视众师生的“情有独钟”,诸如将“感性”变为“性感”的错误时有发生,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因此教师要有圣徒的境界,不为世俗所左右,要追求真理。

接下来我想就如何阅读教材;参透教材、教参,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掌握教学艺术,恰到好处的设置疑点;通读各模块内容,注重知识间的辐射与延伸;典型例题举一反三,坚决摒弃题海战术等五个方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两处有所变动,观者留意。



茜茜公主最后编辑于2010-7-15 14:55:37

2010-7-14 17:02:13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老轨 No.2 Re:让“独立之精神”绽放,让“自由之思想”翱翔
 
 

 等级:英雄
 威望:0
 发贴:1235
 经验:3097
 财产:3097
 魅力:3097
 注册:2006-6-27
由一个讲座的开篇,可见崔老师治学的态度。

以前说道,想做好学问最好从兴趣出发,我倒以为,中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是最

大的难题。

现在的大部分老师还真是停留在“教书匠”的阶段,而且能兢兢业业的把教书匠做好的可能

不过半数,能遇见他们,已经是孩子的幸运了!能遇见崔老师,就更是幸运!

对于陈寅恪的了解只是十几年前读过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先是对他就任中国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时提出的条件“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

治。”感到震撼,然后才去细致些地了解他的学术成就,可以说几乎没读过他的原著,而且

也读不懂,但是记得他有几不讲,也有说成四不讲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

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

的。”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也是脱坯于陈先生的治学精神,只是崔老师让他们展翅高飞

了,这对于治学或者说“玩”点什么东西,也是至关紧要的。

语文考试的例子觉得有些牵强,“有些版本”之说没得说服力,有哗众取宠之嫌,还是另举

例子吧。

百度了一下,崔姓起源好像是山东,不过为了和讲学的听众拉近距离,翻过太行山也是可以

的,应该说“天津的崔姓”来源于此,如此说来,老轨的祖先也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结过

的,那就是著名的“燕王扫北”,至今,京津冀多有“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

树。”“问我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的民谚,只不过榕树多生长在桂、粤、

闽、、、,山西倒不多见了,但燕王扫北的时候,山东崔姓也是有来的,估计那时动车拐了

一下在山东也有一站,一块儿上来的,但起点是山西“老槐树站”,说起来也是一段血泪

史。

祝崔老师讲学成功,让“独立之精神”绽放,让“自由之思想”翱翔 【鼓掌】!

老轨最后编辑于2010-7-15 9:41:05

2010-7-15 9:13:30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美女哟,离线  茜茜公主 No.3 Re:让“独立之精神”绽放,让“自由之思想”翱翔
 
 

 等级:僧侣
 威望:0
 发贴:4039
 经验:9436
 财产:9436
 魅力:9436
 注册:2008-1-27
哈哈哈哈哈,行啊,老轨,看起来我还真是没有瞎子点灯---白费蜡!

不过别以为你帮了我俩儿忙,就可以居功自傲,效仿“:”颐气指使,随随便便就可以让某条路乃至动车都拐了弯儿了,你当是羊肠子呢?!

“山西大槐树”,那是必须的!“天津的崔姓”来源于“山西大槐树”那也是必须的!实话实说,这一点我还真没有为了和听众拉近距离,因为本人一向不喜欢讨好别人(可能这也是“各色儿”所在),不过经老轨这么一点拨,我还真真的稍稍明白了点儿事儿,难怪我对山东情有独钟呢,感情俺的老祖宗的老祖宗是山东滴啊。

至于老轨认为语文考试的例子,我还是想保留“原判”。一来它对我还真是有触动(别不告诉你,网络上的版本你搜搜看,就是“性感”),二来,其实我也有俗的一面,本来暑假培训就比较烦人,再加之冠以什么什么就更显得一本正,不像对学生讲课双方都比较轻松,就当是一个稍稍放松的玩笑吧,因为正文儿在后面。

“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这也是令我浑身战栗的经典,看到时我马上扪心自问,自己能否具有这样的意识高度?没有!而能有这样高度的人是否敢于直抒胸臆?恐怕也没有了,因此,我仰慕陈老先生,也只有他老人家才配称得起“大师”这两个字!


2010-7-15 14:51:55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 1 ] ..Pages:1/1Page P:15 Total:2
提升 | 锁定 | 解锁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取消总固顶/固顶 | 奖励/惩罚 | 加入精华 | 取消精华 | 发布公告 | 修复统计
跳转到:

显示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收藏主题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水手唱片音响 立场无关
Powered by CPB CPB2.0 ©2002-2004
Processed in 195.313ms quer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