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搜索 | 首页 | 帮助 | 在线 | 回收站 | |
水手唱片音响 ==> 水手音响论坛 ==> 音响论坛 ==> [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版主:ningjy12
[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人气:1945 回复: 8
  帅哥哟,离线  ningjy12 No.1 [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等级:管理员
 威望:0
 发贴:243
 经验:496
 财产:496
 魅力:496
 来自:天津河东
 注册:2008-7-30
转帖,原帖发表于非常发烧论坛,作者-发烧是命中注定。文章写的不错,总结了20年发烧心得,供大家参考。

音响组建心得

音响涉及到的环节太多,每一个环节都有讲究,所以配一套多数人认为好听又适合自己听音倾向的音响真是很难。本人不才,玩音响20多年,走了不少弯路,期间几次因无法得到喜欢的声音而断腕放弃,却又忍不住重操旧业。现在把自己的搭配心得说一说,供新手参考,供老烧拍砖。由于水平所限,谬误难免,恳请老烧赐教纠正,本人也从中学习提高。

在准备组建一套音响前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听音环境大小和声学处理情况
2、听音类型
3、总预算

之所以把总预算放到最后,是因为这个弹性比较大,而且要根据前面的两条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听音环境有30-40方、喜欢交响,那总预算没有20万以上恐怕搞不出像样的声音。以下就这3条再细说一下:
1、10平米以下的听音空间只可以用书架箱,10-18平米可以用大书架或者小落地(箱体容量60升以下),18平米以上选择就比较自由。独立空间经声学处理后可以选用更大容量的箱子。
对于独立的听音室,一定要进行声学处理,和投资器材相比,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是把音响在客厅,由于音箱往往不能离后墙太远,就要优先考虑密封箱或前导向孔的音箱。

2、听音类型如果是偏向古典的人声、独奏或室内乐,那就优先考虑英国箱,雨后、思奔达、贵族、金驰等,带点音染,相对容易推,不容易出恶声;如果是听摇滚、爵士、交响,讲究动态和瞬态的,那就考虑美国、加拿大箱,ROCKPORT、威信、艾格斯顿等,声音很现代又不失音乐味;其他的意大利、德国、丹麦等也有一些很有特点的音箱品牌,例如世霸、丹拿、MBL、德国之声,但功放的搭配很讲究,不推荐新手玩。

3、总预算:就像装修,本人推荐按听音面积每平方的投入来划分档次,每平米投1万(一档)以上,可以得到相对来说顶级(hi-end)的声音,器材选择也比较宽泛。每平米投5000-10000(二档),可得到比较hifi的声音,能配到适合自己听音倾向的声音,但不可能全面。每平米投2000-5000(三档),要选择一些经典的入门搭配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器材选择面很窄,弄不好就全盘皆输要推倒重来。2000元以下(四档),配套小系统听听背景音乐还行,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发烧。

上面三个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着手搭配器材的三大件了。笔者推荐先从喇叭入手,一是三大件中喇叭体积最大、价值较高,搬动不容易,一定要选准;二是喇叭是发音的终端,其音色和表现对全套器材的影响最大。一档可在hiend喇叭品牌或二线品牌的旗舰中选,根据自己环境大小,选择合适的型号,然后拿着自己常听的CD去代理处听每个品牌的声音特色,留意代理的搭配情况,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代理的搭配往往是在自己经营的品牌中进行组合,所以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音色走向是听得出的。圈定几个备选型号后,可上网搜一搜用户的评价和使用心得,尤其是要考虑功放的搭配,没有合适的功放,再好的喇叭也发挥不出来。

喇叭选好后,就要选功放。功放的预算和喇叭的预算要相匹配,实际搭配下来0.5倍-2倍都是合理的。有些喇叭难推但潜力很大,需搭配3-4倍身价的功放才推得好,如其这样,到不如升一级买更贵但好推些的喇叭了。对于一些顶级喇叭,同样的预算用胆机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但有些喇叭就不适合胆机。就像笔者使用的ROCKPORT,换了几台100-200W的晶体管后级,总是声音偏瘦,反而一台13W的211单端胆机能推出宽松丰满的声音。

由于功放前级和后级的设计理念不同,所以很少厂家能同时把前级和后级做到最好,也就是说,对于顶级功放,往往要把前级和后级分开购买才能得到顶级的效果,这又涉及复杂的搭配问题。前后级的搭配要考虑阻抗搭配、灵敏度搭配、音色搭配等,篇幅所限,暂不展开来说。如果觉得这些太复杂难以把握,那就搜网上的烧友心得,有些天仙配的组合是老烧们多年经验的总结,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非常有借鉴意义。

写了这么多,先看看反响,有朋友认为有用我再继续写吧。多谢看帖。


8月27日

喇叭选定后,就要考虑后级。其实前面反复强调过,选喇叭的同时,也要考虑配什么后级。具体来说,配后级,首先要考虑推动力。老烧所谓“后级出力”就是这个道理。功放的推动力和功放的输出功率并不是线性关系,因为推动力还包含了控制力的要素,就像一辆跑车,功率大表示加速快,但如果刹车不行的话,也不可能在赛车时跑出好成绩。跑车的刹车容易做好,而后级对喇叭控制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倍的投入,为什么?我用不专业的语言试图解释一下这个复杂的问题吧(个人意见,也许谬误百出):

对于一段普通的流行歌曲,有歌手和几样乐器共上十个发音单元,每个发音单元都有独立的振动器和共鸣器,只发出具有独立和特有的音色的声音,而音箱,哪怕是三分频的落地箱,一个中频单元就要模仿上面十个发音单元的中频部分,包含了基音、泛音和堂音,而音圈(振膜)只有一个,单乐器演奏还好对付,合奏时音圈要带动着振膜模仿十个各有特色的声音的合成效果,因此音圈的动作要求是非常迅速和规整的,也就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让音圈振动起来容易,让它刹住就很难,因为音圈上的振膜有质量,有惯性。口径越大的喇叭,振膜惯性就越大。好在振膜因惯性的一来一回,都会对后级产生反电势,后级的输出内阻够小的话,这个反电势会自动对振膜起到刹车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发烧友,如果音响室摆放多对大口径喇叭的话,会把不用的喇叭短路,避免引起共振轰鸣影响效果的原因。)

后级的输出内阻越小,也就意味着后级的电流通过能力越大,尤其是一些喇叭在某些频率其阻抗会快速滑落,甚至到2欧以下,这时对于一个几十伏的瞬间后级信号输出,电流就要同步倍增再倍增才能输出足够的功率保持喇叭不失真,这就要求后级具备瞬间大电流供应的能力,这一切都会使得后级的造价大幅上升。

值得欣慰的是,多数的音乐并不总是需要喇叭急刹车,因为音乐的录音往往是在录音棚、音乐厅等室内环境录制的,即使乐器戛然而止,环境的残响(堂音)也会余音绕梁。如果一个喇叭单元的悬边设计和选材合理,其自然衰减过程发出的余音和经典音乐厅的堂音比较接近的话,这就是一只有音乐味的喇叭(当然和箱体、分频设计也有关),而几十年前的西电全频单元、一些JBL古董大箱,都具备这样的特征。此类古董喇叭并不需要昂贵的大电流功放来推动和控制,只要配一台高素质的小功率胆机轻揉慢捻,她就能欲拒还迎发出魔力十足的鲜活声音,这正是古董器材发烧的魅力所在。当然,此类器材的表现不可能全面,至少在瞬态上就输一大截。


8月28日

还是回到后级的选择上来。后级的推动力对音箱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声音上就是中低频的丰满度、线条感和高频的厚度。——没错,高频也有厚度。就拿发烧友耳熟能详的蔡琴的《渡口》来说,前奏的末尾有一个吉他的扫弦音,对于推动力不足的后级,这串音符的余音会飚出来,很薄、刺耳,而推好了的声音有厚度,会很工整地慢慢消失。对于不同的喇叭,这串音符有着不同的音色:尼龙弦的音色是ATC;钢弦的音色是西湖;扫弦的位置在中部(较柔和)的是思奔达,扫弦的位置在尾部(较硬声)的是艾格斯顿......但都不会飚出来刺耳朵。如果某台后级推一对有口碑的音箱,声音很容易开大声,却不时有不和谐的音符飚出来(也就是烧友常说的毛刺感),那这台后级绝对没把这对箱子推好。遇到此类情况,调线材、垫材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首先应考虑的事情是换后级。

不过也有一些后级和喇叭的音色和丰满是不沾边的,就像北欧的一些品牌,效果如同听惯钢琴又听羽键琴,不厚,但很润,令人耳目一新。但这不是录音本来的声音,听久了会腻。
总结一些老烧们的推荐搭配,和笔者自己的经验教训,有一些建议是:柔和暖声的英国箱适合配线条感好、中性偏冷的德国功放,美国箱自然是配本土巨无霸后级最能体现美国风格。喜欢听交响选后级功率储备要大一些,但声音容易变粗;听小制作为主的话后级功率在推好的前提下不宜太大够用最好。

谈完后级,继续谈前级。以笔者的观点,前级和后级的搭配比后级和音箱的搭配更难。这是音响系统组建最关键的一环,弄不好要把之前的功课推倒重来。

这次就写到这里,下次再向各位烧友汇报心得(千万别说“指导”)。同时再次感谢顶帖鼓励的各位朋友,我唯有以更加勤勉负责的态度延续这个话题。版面关系,不一一引用回复,在此一并致谢。


8月29日

前后级搭配首先要考虑阻抗搭配,这方面网上有很多很好的理论文章,我就不当粘贴王了。有一些心得是:对于PASS和MBL这类品牌,设计师大约是为了信噪比和通透的音色,故意把后级的输入阻抗设计得比较低,配上自家输出阻抗更加低的前级才能发挥得好.因此单买这两家的后级要格外慎重,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超低输出阻抗的前级进行搭配。由于胆前级的输出阻抗往往比较大(牛耦合的机子例外),就更加不适合配这两家的后级。这也许就是PASS和MBL要玩就玩全套的原因之一。

发烧友配前级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前级音量旋钮只开到7、8点钟后级就很大声了,有的前级要开到12点才有足够的音量,这就是灵敏度搭配不合适造成的,理想的情况是,音量旋钮开到9点和10点钟之间刚好有合适的音量欣赏音乐,同一间厂生产的前后级大多都是按这样的惯例设计的。

虽然各种后级的灵敏度(额定输入电压)指标并不统一,但也有规律可循。多数厂家采用1V的设计,少数采用2V和3V。可惜的是,很多前级厂家没有标出和后级灵敏度相对应的参数(额定输出电压),标的是最大增益和最大输出电压。这造成从指标上无法判断某台前级在灵敏度上是否适合自己的后级。笔者以前配机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后来摸索出一个经验,就是看和该前级同品牌的后级的额定输入电压,如果都是1V,那就差不多了。

前后级的灵敏度匹配是非常重要的。有的烧友碰到灵敏度不合适的前级,会通过改动电位器的阻值来使得音量旋钮处在合适的位置,但其实前级内部还是工作在不合适的工作点上,造成失真或底噪大,只有换机才能解决问题。



ningjy12最后编辑于2011-08-29 15:22:27

Speaker:Dynaudio Contour s1.4
Integrated Amplifier:Krell s300i
CD Player:LUA Cantilena SEL Tube
AC Cables:Northwire AU#/10# AWG CRYO -320F
AC Receptacle:Copper IG8300 CRYO -320F, SIEMENS MCB/PRYSMIAN Power Cable

2011-8-29 13:50:31
查看资料发短信 访问主页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ningjy12 No.2 Re:[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等级:管理员
 威望:0
 发贴:243
 经验:496
 财产:496
 魅力:496
 来自:天津河东
 注册:2008-7-30
继续转帖,

8月31日

让我们继续前级的话题,现在该说音色搭配了。
再说点题外话,写前级的话题对于我来说是最艰难的,因为以我的功底和经验,对于啃下前级这个硬骨头有点勉为其难。但看到这么多朋友给我回帖支持鼓励,又不敢擅自放弃,就把我的个人体会说一说吧。

一套音响系统,除了喇叭,前级是最为保值的大件,是最能体现发烧功底的部件。对于音响设计师来说,前级也是技术含量和设计难度最高的部件。前面谈过的阻抗搭配和灵敏度搭配还有章可循,而音色搭配就主要拼经验教训了。尤其是还有信号线、过机线、电源线等因素的影响,总结出一点客观的结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比pk。好在前级通常比较轻便,音色受新旧程度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有个烧友圈子,可以方便地互相借换比试pk。

先说说无源前级。无源前级的理论支持是“多只香炉多只鬼”,粗听无源前级,声音通透纯净,纤尘不染,但听久了就会发现问题:无源前级的阻抗和后级注定匹配不好,声音动态小、乐器不聚焦定位差、音场缺乏深度,这个缺陷无论采用任何高价电位器和线材都无法纠正。某些牛耦合的无源前级在搭配特定后级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效果,但造价就上去了,性价比不高。

再说晶体前级。晶体前级输出阻抗低,对后级的控制好,但除了几台高价经典型号,多数晶体前级泛音少、空气感不足,声音不甜美和谐。一些hi-end晶体管功放厂家,尽管后级做到有口皆碑,但前级总是缺了些味道,配自产的后级也许效果不错,但单独作为前级搭配其他厂家的后级进行评价pk就大失水准。

最后是胆前级。走了很多弯路,笔者终于认同“胆前级是性价比最好的前级”。固然,早几年的胆前级由于内阻较大,对后级的控制不够,造成味道过于浓厚、分析力欠佳的弱点,但近年来一些专注胆机的hi-end厂家,改善了电路设计,输出阻抗只有100欧,在保持甜美音色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分析力,听感效果远胜同价位的晶体前级。



ningjy12最后编辑于2011-09-08 13:32:11

Speaker:Dynaudio Contour s1.4
Integrated Amplifier:Krell s300i
CD Player:LUA Cantilena SEL Tube
AC Cables:Northwire AU#/10# AWG CRYO -320F
AC Receptacle:Copper IG8300 CRYO -320F, SIEMENS MCB/PRYSMIAN Power Cable

2011-9-1 9:46:09
查看资料发短信 访问主页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sshifi No.3 Re:[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等级:狂热者
 威望:0
 发贴:3619
 经验:12291
 财产:12291
 魅力:12291
 注册:2006-6-14
一篇表述清楚让人读懂又很实际的好文,谢谢版主。

2011-9-4 13:11:23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ningjy12 No.4 Re:[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等级:管理员
 威望:0
 发贴:243
 经验:496
 财产:496
 魅力:496
 来自:天津河东
 注册:2008-7-30
继续转帖,

9月4日

这几天很忙,更新晚了些。

前后级和喇叭配好后,CD机的选择相对容易,因为CD机的输出阻抗和输出电压差异不大,主要是风格和档次的区别。在CD机的选择上,有一些流传很广的说法,把发烧友导入误区。例如:CD机的技术发展几十年了,早都成熟了,而其制式一直没变,因此贵价CD机和廉价CD机音质区别不大;另一种与之相反的说法是,CD机是数码器材,更新淘汰快,不值得投入太大。
其实不同价位的CD机,在音质方面的区别是非常大的。而经典好声的CD机,其使用寿命和价值保持是相当持久和稳定的。CD机的投入也应占到系统总价的30%左右才不至于产生短板。


ningjy12最后编辑于2011-09-08 13:30:40

Speaker:Dynaudio Contour s1.4
Integrated Amplifier:Krell s300i
CD Player:LUA Cantilena SEL Tube
AC Cables:Northwire AU#/10# AWG CRYO -320F
AC Receptacle:Copper IG8300 CRYO -320F, SIEMENS MCB/PRYSMIAN Power Cable

2011-9-5 13:30:40
查看资料发短信 访问主页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ningjy12 No.5 Re:[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等级:管理员
 威望:0
 发贴:243
 经验:496
 财产:496
 魅力:496
 来自:天津河东
 注册:2008-7-30

继续转帖,

9月6日

到现在,三大件终于配齐了。可千万别以为音响组建到此完成,其实漫漫发烧之路才刚刚开始。

现在配好的这套器材在搭配上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了,但要想让每件器材有最佳表现,就要进入线材和垫材的环节。我们常常看到老烧们写听感,换了套某某脚钉器材提升一级,换了条喇叭线声音表现又提升3成,那么,从电源线、信号线、喇叭线到脚钉、机架、插座等音响附件,有十几、几十件之多,如果一路这么提升下去,岂不是10万的器材会发挥到100万的效果?

对于这种疑问,我的看法是所有的音响附件都是为了解决短板,让整套器材发挥最大潜力。他不可能让单件器材产生超越自身素质的表现,但可以让整套系统更加平衡、更适合自己的听感。由于使用不合适的线材和垫材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在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线材和垫材的学问太深,至今都没有公认的有数据支撑的理论来阐明线材和垫材影响声音的原理。上次在回复一位前辈的帖子中我说了自己的理解,在这里重复一下:

“功放的电源部分(电容和变压器)就是大海,其水位随着功放的功率输出剧烈的波动,潮起潮落,而最后那1米多的电源线就是珠江入海口,每当潮起潮落的时候,也会对珠江的水流造成反射和冲击。好的电源线能够缓冲和吸收冲击,保持电流的持续稳定供应,而不好的电源线尽管够粗,但不能缓冲和吸收冲击,甚至会把冲击反射回功放的电源部分,造成纹波和震荡,劣化功放的电源供应,自然会影响声音。至于再上游几百公里的供电线路,一方面有了变压器的隔离,另一方面前述的“冲击”会随着距离逐渐衰减,因此用什么材质对功放的表现影响不大。”

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因此在线材和垫材的运用上,更多的时候只能去反复试听比较,而且每个人的实验结果似乎并不能完全在另一套系统上得到再现。但玩得多了,还是能发现一些有规可循的东西,找到解决解决系统问题的切入点。

现在用手头现有的线材把整套系统组装起来,根据空间情况对喇叭进行摆位,试听,然后开始调试。

笔者认为系统声音的调试首先要从低频开始,因为低频是声音的基础,也是容易听出不足的频段。低频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不足、过量、浑浊。

ningjy12最后编辑于2011-09-08 13:29:28

Speaker:Dynaudio Contour s1.4
Integrated Amplifier:Krell s300i
CD Player:LUA Cantilena SEL Tube
AC Cables:Northwire AU#/10# AWG CRYO -320F
AC Receptacle:Copper IG8300 CRYO -320F, SIEMENS MCB/PRYSMIAN Power Cable

2011-9-8 13:07:49
查看资料发短信 访问主页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ningjy12 No.6 Re:[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等级:管理员
 威望:0
 发贴:243
 经验:496
 财产:496
 魅力:496
 来自:天津河东
 注册:2008-7-30

继续转帖,

续9月6日

对于低频出现的问题,松开一条喇叭线用单支喇叭再听一次,如果有改善,那先尝试一下摆位和简单的空间处理,这是最省钱的办法。如果问题依然存在,首先要调整的是音箱脚架(垫材),然后是喇叭线。

一般的规律是:木钉、木脚架会让低频变多、变混浊,金属脚钉、脚架会让低频变少、变细致,复合材料特性各异。对于重型落地音箱,厚重的木方垫底往往有正面的效果,但比较薄的石材无论用于喇叭或是器材都容易出恶声。

喇叭的垫材调整后还存在问题的话,就要考虑调整线材。所有的线材里,喇叭线似乎是最能对音箱的低频产生效果的,AQ、卡达斯比较厚润,金宝、银彩比较细致,超时空直白快速动态好、PAD抑扬有致乐感足。同一品牌的线材,一般会保持同样的较声倾向,高班型号比低班型号更全面,副作用少。所以预算宽松的话尽量上高班的。

对于入门的diy喇叭线,单股(1-10股)粗线声音快,线条感好,多股(50-200股)细线声底厚、量感多。镀银或纯银线一般用于信号线和跳线,调整高频,用在喇叭线或许会有其他副作用。

喇叭线调整到位后,继续调整后级的垫材、电源线和前后级之间的过机线。这三项是对声音的音场、空间感、低频表现、厚度最敏感的环节。VD、PS、NBS的电源线号称三大动力线,非常适合胆机和后级控制力不足的情况。但某些胆机由于电路设计的原因,对电源线不敏感。diy的电源线中,粗的单支线往往动态好,控制力强,适合用在后级。
过机线要优先考虑中性、解析力好、音场大的线材。对于预算有限的烧友,推荐采用高带宽的专业线材DIY,尤其是采用平衡头连接的距离比较远的情况。



ningjy12最后编辑于2011-09-08 13:28:46

Speaker:Dynaudio Contour s1.4
Integrated Amplifier:Krell s300i
CD Player:LUA Cantilena SEL Tube
AC Cables:Northwire AU#/10# AWG CRYO -320F
AC Receptacle:Copper IG8300 CRYO -320F, SIEMENS MCB/PRYSMIAN Power Cable

2011-9-8 13:12:13
查看资料发短信 访问主页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ningjy12 No.7 Re:[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等级:管理员
 威望:0
 发贴:243
 经验:496
 财产:496
 魅力:496
 来自:天津河东
 注册:2008-7-30
继续转帖,

续9月6日

现在开始调整系统的中高频,其优先顺序是:cd机垫材、前级垫材、音箱跳线、cd机信号线、cd机电源线、前级电源线。

在这里,不同线材、垫材的特性和前面所提到的是一样的。特别要提的是音箱跳线,是烧友容易忽视的环节,别小看跳线短短一根,投资不大,效果却很显著,尤其是采用不同的接法,都有明显的区别。笔者采用的是对角线接法,能得到最平衡的效果。具体在论坛里有相关的讨论,有兴趣可以搜来看。

以笔者的经验,调整完高频后,低频又会有变化,或者是质感变好了,或者是量感变少了;如果是负面的变化,就要通过调整摆位、调整后级和音箱的垫材等方式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每一轮调整,都要这么反复3、4轮,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阶段性定型。

在这里,我唯一要推荐的小道具是挪威钉,在提高解析力和透明感,增加高频延伸,改善低频质感,收紧低频,改善定位等方面效果非常明显。我一次买了10套,垫在不同的器材下面反复试听,感觉用在CD、前级、电源处理器下面都是正面的效果,用在重型音箱和后级(我的音箱和后级每件都有80公斤以上),跟使用木方对比,声音各有特点。

除非你的系统声音很薄,我想都能取得正面的效果。挪威钉和檀木钉结合来用,基本上可以解决垫材引起的多数问题。这两样东西都不贵,二手也容易出,是玩钉入门的最佳选择。

玩过挪威钉和檀木钉,就对脚钉改变声音有了感性的认识,喜欢折腾可以继续玩下去,什么木内钉、fe钉、石墨钉、四象钉、五行钉、六神无主钉(呵呵,开个玩笑,绝无丝毫不敬)。好在国内几个做钉的老烧都是可以试听的,能PK掉挪威钉、能对自己的器材起到正面的作用,哪怕提高10%,这笔投入也是非常值得的。


ningjy12最后编辑于2011-09-08 13:28:23

Speaker:Dynaudio Contour s1.4
Integrated Amplifier:Krell s300i
CD Player:LUA Cantilena SEL Tube
AC Cables:Northwire AU#/10# AWG CRYO -320F
AC Receptacle:Copper IG8300 CRYO -320F, SIEMENS MCB/PRYSMIAN Power Cable

2011-9-8 13:16:03
查看资料发短信 访问主页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ningjy12 No.8 Re:[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等级:管理员
 威望:0
 发贴:243
 经验:496
 财产:496
 魅力:496
 来自:天津河东
 注册:2008-7-30
变成连续剧,有点冗长,但是文章真的不错,大家慢慢看吧!




Speaker:Dynaudio Contour s1.4
Integrated Amplifier:Krell s300i
CD Player:LUA Cantilena SEL Tube
AC Cables:Northwire AU#/10# AWG CRYO -320F
AC Receptacle:Copper IG8300 CRYO -320F, SIEMENS MCB/PRYSMIAN Power Cable
2011-9-8 13:24:06
查看资料发短信 访问主页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ningjy12 No.9 Re:[转帖]音响组建心得
 
 

 等级:管理员
 威望:0
 发贴:243
 经验:496
 财产:496
 魅力:496
 来自:天津河东
 注册:2008-7-30
全文完!

ningjy12最后编辑于2011-09-27 16:33:02

Speaker:Dynaudio Contour s1.4
Integrated Amplifier:Krell s300i
CD Player:LUA Cantilena SEL Tube
AC Cables:Northwire AU#/10# AWG CRYO -320F
AC Receptacle:Copper IG8300 CRYO -320F, SIEMENS MCB/PRYSMIAN Power Cable
2011-9-27 16:32:22
查看资料发短信 访问主页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 1 ] ..Pages:1/1Page P:15 Total:8
提升 | 锁定 | 解锁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取消总固顶/固顶 | 奖励/惩罚 | 加入精华 | 取消精华 | 发布公告 | 修复统计
跳转到:

显示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收藏主题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水手唱片音响 立场无关
Powered by CPB CPB2.0 ©2002-2004
Processed in 578.125ms quer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