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半年多的折腾,我家那天天可以听音乐会的屋子终于落成了。 为了挑器材我和老公转山一样的奔波在北京、天津和网络的音响市场,我们订好了预算,并信誓旦旦的要选一套物美价廉的音响。但是,当我们的耳朵听到了不同的CD机、功放、音箱组合后飘出的美妙声音时,我们迷茫了。最后通过盲听的选择方法选了一套以我们的支付能力所及的最好的发烧器材,比预算整整超出了一倍。可爱的张老板在我们选定器材后热情的说:“我这儿其实还有更好的,听听,没关系,欣赏一下吧。”我立刻说:“不听了,听完回去睡不着觉。”就这样,一套发烧音响在我家落户了。除了音质一流,现场感极强外,我喜欢PMC音箱的大家风范,naimCD机的简洁,以及OCTAVE功放的精致。这件件带着身份证编码的发烧器材组合满足了我的听觉、视觉、触觉全方位的感受。我,知足了。 1 Upload picture:
 2 Upload picture:
 3 Upload picture:
 4 Upload picture:
 结缘,因为与音响结缘与“水手音响器材”结了缘。那一对夫妇真真是大好人,老板被我称为张大师,老板娘被我称为李姐。这对好人夫妻在我这儿做的好事产生了蝴蝶效应。
音响设备的硬件到位了,听音环境出现了问题。张大师帮我把器材送到家后发现放音响的房间太过正方形了,回音无穷,说话都嗡嗡的,于是找来了天津市玩音响环境设计的专家吕老师专门来我家帮忙设计环境解决问题。专家提出了大胆的建议:把我们放音响的房间和隔壁的书房打通,会创造出完全不同的音响环境。 吕老师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帮我手绘出了房间的装修图,于是约好吕老师,我们去他家里取图。 吕老师的家里怎一个“洁”字了得。到处都是一尘不染,到处都是整整齐齐,到处都是精心布置的佳作。豪爽但不失追求完美性格的吕老师的艺术气质于家中的每个细节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那大鱼缸里养了10年的水草湛清碧绿,在萤光灯下悠悠的招摇着清盈身姿,几只充满灵性的五彩缤纷的小小小鱼儿穿梭在这美丽中间。让我觉得哥养的不是水草,哥养的是艺术,养的是心境;还有吕老师的摄影作品也是张张布局完美,色彩沉稳,光线灵动,后期制作严谨。吕老师拿出为我家亲手制作的手绘板施工图,画的那叫一个精细,材料设计的那叫一个恰到好处,做人那叫一个认真。回家后我儿子看完吕老师画的图后瞬间就成了“铝丝”,这孩子这辈子就没见过做事这么工整,这么真诚的牛人,嚷嚷着一定要见见这位大师。 也赶上我这位虔诚的发烧友听话,找装修师傅完全不走样的按照专家设计做,主要的决策是为了营造良好听音环境下狠心拆了一间房子。然后就是我亲自去定制吸音柱、垫音箱的大理石板、听音室的地毯。听话的孩子总是让人喜欢的,在大师们莅临指导的时候,偶受到了表扬。 以下是吕老师的手绘板设计图和施工后的“听音乐会的屋子”现场的对比——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光有硬件还不行,还得有软件。由于日常忙于俗务对音乐艺术我其实知之甚少。张老板又给我介绍了在天津发烧界玩儿古典音乐最有名气的另一位张老师。某个在我家翻天覆地的重新装修听音室的周末,我们一家三口一大早就直奔张老师家去学习了。 一进屋那满满一面墙柜子里的CD就令我们瞠目结舌了。足有几千张,都是进口原版CD,还有那一摞摞关于音乐鉴赏的书籍,这里的一切都迅速的让我起了贪念。本着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的原则,我们静下心来开始安静的听着张老师的介绍,把他介绍的CD片号认认真真的记下来。张老师是个很沉稳的人,不温不火不急不躁的对我们介绍着古典音乐的常识,不同的乐队和演奏家、不同的唱片公司,边介绍边给我们听他讲述的乐曲,我们在张老师的娓娓道来和迷人的古典音乐的陪伴中渡过了一个美妙的早晨。 后来张老师帮我们挑了十几张不同作曲家、不同乐队、不同演奏家、不同乐器组合和不同风格的古典音乐CD,最为令我感动的是张老师担心我们的英文不够好,还帮我们手写翻译了这十几张盘的每一首乐曲的名字和乐队的名字,遇到这样认真做的风格的人,再次让我感动了一回。 我怎么遇到的都是那么好的人,这得由衷的感谢张老板这两口子。还有李姐也是热心的典范,知道我身体需要调养,就帮我找中医看病,知道我喜欢摄影就帮我找了熟于讲解摄影器材使用以及摄影知识的崔老师。我真是幸福的人儿啊,掉进好人堆儿里了。当我对张大师表达诚挚的谢意的时候,他说:“别客气,到时候我们还得给你剪彩呢。” 我家那天天可以听音乐会的屋子就这样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落成了,发烧的友人们都前来祝贺,为我的听音室剪彩。几位大师在现场再次精准的帮我重新调了音响和器材的位置,经过调整后果然音响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以往比简直就是两个听音世界。下一步,经吕老师指点我还要为了声音反射的平衡在屋子的两侧的柜子前再加两个帘,在背景墙上搞一副大尺的油画和一面墙的布帘,为了更好的吸引在吸音柱上再加两个布娃娃,在侧墙用相片墙装饰一下,这样,我的这个小屋环境就相对完美了;经张老师指点,我需要再买一套杨民望的《古典音乐欣赏》以丰富我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把我和这些好人的合影放在这里留个纪念吧。左边的一对就是张大师和李姐恩爱夫妇,我旁边的靠最后的女士就是我爽快并情感细腻的新任摄影老师崔老师,那位穿着最鲜艳的帅气男士就是音响环境设计大师吕老师,他前面的儒雅书生就是古典音乐玩家张老师,另外没做介绍的两位就是我和我老公。 Upload picture:

感恩,在我刚刚开始发烧的时候遇到了这些专业且善良的人们;满足,有这样的朋友,听这样的音乐,我的人生又收到了一份贵重的礼物。
admin最后编辑于2012-10-09 11: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