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喇叭篇 我们经常会听说新机器喇叭要先"煲"一下才会好听,甚至还会有些"煲"了一排器材的声音比新机时可以话是"天翻地覆"。 喇叭主要是"煲"纸盆和盆边的胶边、分音器零件,和线圈的铜线部份。通常新的喇叭纸盆和胶边会比较紧,使得发声时比较紧,所以听起来音场不够开阔,低音不够自然,响应也较差,分音器中的电容器也会因为久未充足电而效果较差,甚至有说,连接的铜线通电一阵子后才会比较顺是因为铜中的自由电子活动比较快了。 "煲"喇叭时,如果您常年只是开小声来听,那就不太容易把喇叭"煲"得很好。大家可以用吸音较强的如棉被之类的把它包起来,也可以把两声道的喇叭相对,把其中一声道的喇叭线正负反接,会抵销一部份的音量。同时要选用较大功率的扩大机,以免开大音量产生削峰而损坏喇叭,音量要开得够大但使喇叭不致於快承受不住。 特约作者:JIM" "如何將喇叭"煲"出靚聲來 我在音響展時,經常碰到客戶要買展示中的擴大機和喇叭,甚至連喇叭箱体因碰撞外觀有點瑕疵,即使原價他也要買,歸究其原因大概有下列兩點: 他們認為廠商所展示的器材,大部份多有修改過,而且用料一定比賣給客戶的來的猛。( 題外話:有關此點,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廠商都不會這樣做,像我們的展示器材都是隨便挑的 ) 我們經常會聽說新喇叭要先"煲"一下才會好聽,有些人是想要省下 Run 機的時間和功夫,他可立即享受這個器材應有的音色水準。 就以我們的"真空管綜合擴大機搭配桌上型喇叭"音響系統而言,擴大機不用煲,不過根據很多用過的客戶與我個人的經驗,管味在 30 分鐘後會更濃,有關此點或許各位可親自體驗一下。至於桌上型喇叭,我是建議一定要煲,其實喇叭是否需要煲,要看這喇叭的品質,假如您的喇叭品質不怎麼樣,就算您煲的再久,音質也不會變好的。今天我們在這篇要研討就是如何將拿回去的新喇叭Run出靚聲來。 一、"煲"喇叭 "煲",外國玩家稱之為"Run In",指的是對音響系統進行長時間的連續使用,讓喇叭箱的單體老化,使之不再發出刺耳的噪音,並?曇粲凶畲笙薅鹊膱A潤、甜美。許多玩家把"煲"機比喻為開新汽車,使各機械零件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有人說:煲機有如打通七經八脈;喇叭主要是"煲"紙盆和盆邊的膠邊,分頻器零件 ( 電容電阻等 ) 和線圈的銅線部份。通常新的單體紙盆和膠邊會比較緊,相對地聲音就比較緊,音場不夠寬廣,聲像定位能力稍差。 二、如何"煲"喇叭呢? 當您拿到新喇叭時,它的聲音絕對沒有原款的舊喇叭來的好聽,那是因為他的聲音還沒全開,此時您必須"煲"喇叭。一般的上班族,下班回到家能聽音樂的時間最多 2~3 個小時,而且多在晚上,音量也不能開太大,這種小小的音量,再聽多久效果也不會太大,建議您利用例假日的白天好好煲一下。現在就以我們這一套組合的系統來講,音量大概轉到一點鐘的位置,至於實際的位置,您必須依照您實際狀況來調整音量,原則上聲音要稍大但不要失真太多,所播放的曲子要高、中、低頻的音樂都要播放,假如各位手中有音響展送的展示片,可以選幾首高、中、低頻的曲子,以 CD 唱盤重新編輯順序,再按 repeat讓它一直重複播放。其實正確的"煲"可以更全面、平均地活動音頻系統的全頻段 (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20Hz~20KHz )。也就是說,即使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的喇叭,在經過正式的煲機程序之後,仍能有較明顯的改善,這是因為我們常聆聽的音樂,其頻率並不能涵蓋由超高至超低的每一段頻率。我們的桌上型喇叭是一款中、高、低頻都相當好的喇叭,尤其低頻部份,煲前煲後會有很大的差別,不信您可以親自體驗一下。 三、如何選曲呢? 打通全頻段同時兼顧音樂性的培養:發燒碟中的古典音樂、大型交響樂、進行曲。 高頻:慕特的流浪者之歌、阿卡多的小提琴演奏系列等。 中高頻:"梁祝"、"二泉映月"、維瓦爾第的"四季"..... 等。 中頻:以蔡琴的"機遇"、騰格爾的"天堂"等鍛煉音頻系統的厚度、細膩度和質感。 低頻:鬼太鼓、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 、RR公司的 ( 科普蘭百年紀念 ) 和紅魔鬼。 以上的所列的曲子是大家比較熟的,其實在選曲時,不光是注重它的音樂性,更要考慮兼顧全頻段,可別陷入音樂的美妙的旋律中,而忘了自己的任務哦!用自己常聽的音樂進行循環播放,使相應頻段收放效果得到進一步增強,更加得心應手。相信大家都有偏愛的作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歌曲的數量、種類應盡量豐富一些,而不是拘泥於某種類型的某個曲目,如此煲出來的喇叭才是全音域的喇叭。 四、煲喇叭的方法 用吸音較強的材料,如棉被之類的物品,把音箱包起來,以吸收惱人的噪音。 將左、右兩只音箱以面貼面,相位相反的方式相對放置 ( 喇叭上下座對調 );這樣會抵消很大一部分的噪音 ,而單體的活動幅度依然不變,貼得越近噪音越少 ,還可以取得相當不錯的整體效果 ;但如果音量太小的話, 其聲音靜噪不能去得很乾淨,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設置恰當的音量在煲"喇叭工程中是一項重要工作。 五、煲多少時間? 需要煲多久呢?傳統的喇叭"煲"的時間均要求在數百小時左右,一些要求較高的發燒友更是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在上面;以我們的組合音響系統而言,我個人認為 100 小時左右就好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硬性的規定,大家可以靈活掌握,不過最初階段最好每次開機在12小時以上,這樣可以更快地展現出效果,如果每次 Run In2、3 小時就休息的話,會使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每隔 2、3 天最好實際聆聽一下,以掌握其進度,作好適當的調整。總之,只要有持之以恆,美好的"靚聲"會來向您報到的。" 下一贴讲我怎样"煲"FE166E喇叭。 我是怎样"煲"FE166E的 (趁有空赶紧写了吧!) (1)刚开始我是严格按照楼上的两篇文章的指导去煲FE166E喇叭的,因为得来太不容易了。 要知道当年(也就是2003年8月,^_^哈哈)我是冒着生命危险(音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先交了300大洋订金,苦等了两个月,终于台湾产的FE166E从日本飘洋过海到了香港,再舟车劳顿在2004年10月到了广州,交上1000大洋尾款,60大洋邮费保险费后,FE166E才上了NB的中国邮政车到了我处,。所以我是多么羡慕你们啊! 言规正传,刚开始我是用CD机,晶体管功放(胆机不舍得啊!其实CD机也是不舍得的!),用适当音量(主要是使喇叭单元的振幅在1mm内,因为FE166E有一项指标Xmax为0.6mm),CD碟用《无线电》附送的音响测试碟,用33Hz、60Hz(具体数字不一定对,总之是用100Hz以下的几个低频频点TRACK用"REPEAT 1"功能连续煲喇叭(指FE166E单元,下同)2~5小时,因为心疼CD机,不舍得播放太长时间,后来用粉红噪音TRACK、白噪音TRACK煲。后来还是太心疼CD机了,就找了一台FM收音头,调到没有台的频率来取代白噪音信号继续煲喇叭。总共低频50小时+粉红噪音50小时(此时我心如刀绞啊!!!我的CD机啊……)。白噪音100小时(用FM收音头做信号源)。 (2)不心疼的煲喇叭方法: 首先,你要把FE166E看成是100元买回来的,"煲"坏了就不要了!其实FE166E没有那么容易坏!!!不要太紧张它。 我手头上刚好有一胆机用电源变压器,总功率150W,其中有一5V/2A绕组(玩胆机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电子管灯丝绕组),还有一只200欧姆/50W的可调电阻,于是我把一对FE166E反相串联,再串联上这个200欧姆的电阻(把这个电阻的阻值调至最大值),再直接接到电源变压器5V/2A绕组上,然后接上220V交流电源就可开始"煲"喇叭了,开始让喇叭的振幅在0.5mm内,"煲"24小时后再调节200欧姆可调电阻使FE166的振幅<1.2mm即可。我在FE166喇叭振幅在1mm左右的状态下连续煲100小时没有问题,此时单个喇叭接线端子上的交流电压在2.1伏左右,本来想继续煲再长一点时间,由于有四天没有音响听而停止了。 两个喇叭单元是如附图所示叠放在一起,下垫有吸震材料,两喇叭是反相连接,这样噪音最小。 煲完后你会发现喇叭出来的声音会更加轻松一些,没有以前那么"紧",也就是所谓的"脱箱感"更加好了,你会感觉声音不再局限于两个音箱之间,声场变宽了。 …… 其实按我这种煲喇叭方法是可以连续煲200到300小时的,而且应该是安全的,关键在于分压电阻功率要足够,否则发烫烧毁后果就严重了,另外变压器质量要好,不能在使用时发烫,最重要的是FE166的纸盆振幅不能过大,个人建议<1.2mm 对喇叭而言,我个人认为煲低频主要的目的是老化喇叭的悬边、布弹簧,用低频来煲应该是效果最好的,尤其是全频喇叭单元,全频单元听小编制的音乐为主,小编制的音乐低频成分较少,如之前贴的文章中所说:"一般的上班族,下班回到家能聽音樂的時間最多 2~3 個小時,而且多在晚上,音量也不能開太大,這種小小的音量,再聽多久效果也不會太大,建議您利用例假日的白天好好煲一下。" 至于煲的时间长短,我个人经验是每次持续长时间(10小时以上)为好,喇叭振幅控制在它的最大线性振幅附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你去烧开水,如果每次都是用小火烧5分钟,那么你的水只烧到70、80度、是永远烧不到100摄氏度的。我只是给出一种方法,具体的操作自己灵活掌握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之前贴的文章中所持观点我是比较赞同的:"需要煲多久呢?傳統的喇叭"煲"的時間均要求在數百小時左右,一些要求較高的發燒友更是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在上面;以我們的組合音響系統而言,我個人認為 100 小時左右就好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硬性的規定,大家可以靈活掌握,不過最初階段最好每次開機在12小時以上,這樣可以更快地展現出效果,如果每次 Run In2、3 小時就休息的話,會使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每隔 2、3 天最好實際聆聽一下,以掌握其進度,作好適當的調整。總之,只要有持之以恆,美好的"靚聲"會來向您報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