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水 莫大于海 ----悼念马大猷先生 王以真 今年7月17日,我正在瑞典访问。接到天津声学学会理事长马慧教授的短信,告知马大猷先 生去世,22日举行葬礼。我建议马教授代表天津声学学会发去唁电。接着广东中山一位电声 界朋友发来短信。马大猷97岁,7月17日走好。三个七字,神也。 早在上世界七十年代,当时马大猷教授发表《调制气流声源原理》,并指导天津真美电
声器材厂研制生产出中国第一批气动场声器。当时我正在车间劳动,无缘见到马先生。直到 1985年10月在南京参加中国声学学会成立大会,见到马大猷、汪德昭等一批中国声学界的领
军人物。
2006年1月13日在北京,我有机会与马大猷院士直接交谈。在谈话中,我向他赠送了刚刚 出版的《实用扬声器工艺手册》一书,他欣然接受。我还提到在旧书店中淘到一本《建筑声
学》,赛宾著马大猷译,书中还有马先生亲笔题词。马先生笑了笑。马先生和在座的张仁和
院士等还问及电声技术、电声行业发展近况,我也一一简要回答。
当时马先生已是91岁高龄,我很感兴趣的是他在关心什么?从他的谈话中,他仍在关心中
国“怎样赶上科技强国?”。马先生举了一些数字,美国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每人发表的论文
数是中国人的4.8倍,日本人为中国的2.3倍。而高水平的论文则相差更远,美国科学家和技
术专家每人发表的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数为中国的27.7倍,日本人为5.5倍。
这些都使得我感到一种莫明的遗憾与惋惜。 马先生提出的问题与钱学森之问是一致的。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
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
钱学森
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
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 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
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我过去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抱乐观态度。现在则是抱謹慎乐观的态度。因为出现了一些不正
常的现象,搞科学技术不能没有钱,但不能为了钱,不能过分功利。因为科学研究必须尊重
事实,寻求真理,不能被金钱和权贵所左右。但有一些所谓专家学者却偏离科学的方向,例 如有专家认为GDP比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更重要。如果是一位白痴、弱智、脑
残、汉奸持这种看法到也罢了。一个专家持这种观点,那就没有科学,连常识都没有。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优秀民族,保持努力和耐心,一定会在科学领域与世界各科学先进
国家齐头并进、平起平坐、平分秋色,共享科技成果,拥现大批科学一流人材。不负马大猷 先生、钱学森先生期望。
马先生还提到,研究科学要动脑筋、要思考、要创新。对什么“为了搞科研,老婆生孩子都
不照看”的报导,不以为然。细想起来马先生讲的很对,既然是一位科学家,不仅表现在科 研工作上是科学的,他的饮食起居、为人处世必然是科学的,合理的,能游刃有余的妥善处
理多种难题。
2002年1月天津市声学学会有幸请到马大猷院士、张仁和院士、应崇福院士、侯朝焕院士… 等一批中国声学界泰斗级人物,天津声学技术人员聆听他们的讲话与发言,近距离领略各位
学者的风采。我们也略尽地主之谊,请他们品尝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游览了天津扬柳青的
石家大院。
马大猷的一生是科学研究的典范。为中国声学做出杰出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我 辈望尘莫及。
马大猷先生25岁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会,
27岁担任西南联大教授,
31岁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首任院长,
41岁任中科院首批院士, 马大猷先生—生写过数百篇论文,提出和建立室内声场简正波理论,微穿孔板吸声理论、非
线性声场理论、气流扬声器理论…等等。在89岁时,还写作出版了《现代声学理论基础》一 书。
因此马先生对中国声学的贡献,评价多高也不为过。马先生也赢得中国声学界的尊重与敬 仰。 庄子的《秋水》是一篇中国散文的高峰,处处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其中写到:“天下之水,
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 不知。”用“天下之水,莫大于海”来形容马先生和古住今来的贤士伟人是很恰当的。
同在《秋水》中,庄子还讲“夏虫不可以语以冰者。”
中国声学的发展要靠一代代科学技术人员传承和发展的,并发扬光大,继往开来。但前段时
间有个别人对马先生及声学者人士进行攻击,在现代民主社会,每个人都有批评与被批评的 权力与义务,但是这种批评不能是文革式的、不能是否定一切的,不能是毫无事实根据的。 料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在前入的基础上发展的。对马先生这样的前辈,我们只有抱虚心、敬
畏、感恩的心态,努力学习和工作才会有进步。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