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搜索 | 首页 | 帮助 | 在线 | 回收站 | |
水手唱片音响 ==> 杂谈专区 ==> 赏音真言 ==> 海阔天高路八千
版主:诚征中
海阔天高路八千 人气:1347 回复: 0
  帅哥哟,离线  老轨 No.1 海阔天高路八千
 
 

 等级:英雄
 威望:0
 发贴:1235
 经验:3097
 财产:3097
 魅力:3097
 注册:2006-6-27
观 看 新 西 兰 毛 利 人 歌 舞
王以真
诗仙李白有诗“一生好入名山游”。我是李白的崇拜者与追随者,只要有机会,也会追随李白的足迹


,“朝辞白帝彩云间”,“西去太白峰,夕阳穷登攀”,“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烟花三月下杨州”,…

…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景致。遗撼的是历经多年的战乱,由于国人长期不懂对自然的、人文的保护,特别

是人为的破坏使许多景观面目全非,不复李白旧时景色。当然我们也没有李白的才华,正逢良辰、眼前美

景、心中感动,却“眼前有景题不得”,只有对诗人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时代在进步,同李白年代相比,交通工具发达,汽车火车、飞机输船应有尽有。中国人的旅游大军,开始

跨出国门,五大洲、三大洋、繁华都市、边远乡村,到处可见到中国人的足迹、各地都可听到中国人的喧

闹声。


尽管出游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考察国外政治经济、风土人情;有的是狂扫购物,有的是为了消愁解闷

;也有人当成一种职业、一种爱好、甚至是一种人生追求,当然也有的仅为的是写下“xxx到此一游”。但

是我认为,就像说开卷有益一样,也可以说“出门有益”。因为你到异国他乡,接触新鲜的地貌风情、异样

的建筑、未曾吃过的食物,想不打开眼界都不行。而且你有了一个新的参照系。一个是你熟知的中国,一

个是生疏新鲜的他国,你可以比较,发现双方的差异与不同。如果你不是故步自封,又不是妄自菲薄,你

一定会有新的启迪、新的思索,就会有一个全新的世界眼光、宽阔的视野,将全世界一切最优秀、最美好

的东西学到手。这就是为什么过去有人倡导“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最近有机会到新西兰的南岛、北岛转了一圈。这是一次空气清新的旅行、是一次思想轻松的旅行,除了领

略新西兰这个南太平洋的岛国的旖旎风光,独具特色的山峰、火山、冰川、森林、温泉等外,还品尝了她

的美食、新鲜水果。新西兰的干红葡萄酒更给我们深刻印象,名气不大,却味美纯正、余韵悠长。当然首

先接触的是新西兰清洁、纯净、新鲜的空气。时有打油诗一首:

昔闻海外有仙山,


今飞双岛新西兰。


绿树依偎山成屏,


碧波微痕水似镜。


空山幽谷乌语娇,


清空无尘鼻自通。(注)


忽梦神州星滿天,


海阔天高路八千。


(注:本人因有鼻炎,惯用口腔呼吸。但一到新西兰,就自动改为鼻腔呼吸了。)


由于对音乐、艺术的关怀和热爱,我们特别观赏了毛利人的歌舞。


新西兰420万人口中,有六十三万毛利人。近几十年来,毛利文化被看成新西兰的组成部分,人们对毛利

文化和毛利事物兴趣日益浓厚。政府也很重视毛利问题,努力纠正毛利人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遭受到的

不公正待遇。


很多毛利人居住在北岛。尽管很多毛利人居住在城市,或城市化了,但他们仍然以丰富多彩的毛利文化为

自豪。在罗托鲁何,我们亲身感受这种毛利文化,毛利歌舞。


演出在一个毛利风格的演出厅进行。



我们看到的毛利艺术演出,登台的演员有男有女。女演员身着带有皮毛的毛利裙装,男演员却是赤膊上阵

。表明毛利男人慓悍、耐寒的性格。他们跳的是一种名为haka的著名舞蹈。据说传统上这种舞蹈是跳于战

斗前或是向可疑的来访者发出挑战,目的是召唤战神的帮助,吓退和打退敌人。


我们看到毛利舞者情绪昂扬,用力跺脚、拍打胸部、甚至伸出舌头,目光炯炯有神。还挥舞着棍棒,做出

各种怪异的表情。表现出一种威武不可侵犯的姿态。一道跳着,一面发出响亮的喉音合唱。我们当然听不

懂,但却能感受到一种热烈的气氛,一种自信,一种不可战胜的精神。



在这样的小型歌舞厅里,是没有什么扩声系统的。但我们却看到原汁原味的地道表演,听到他们动人的歌

声。而且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种国内歌舞厅那种常有的震耳欲聋、使人心烦的感觉。


在毛利演员演出的后期,演员们盛情邀请一些在场观众登台与他们同台演出,我正好坐在前台也被他们拉


上台。我过去是从不登台的,出自对毛利人的尊重,也上台体验了一下。

也是好奇,为了弄清他们唱些什么?后来查到原来是一位毛利勇士,Te Rauparaha创作的一首对生命的


赞歌,表现了战胜死亡的信念:


“我可能会死


我可能会死


我可能会生


我可能会生


我可能会死


我可能会死


我可能会生


我可能会生


凝视着这个毛发浓重的男子


他让太阳重新闪耀


太阳神的阳光永远照着我们。”


我想毛利人的歌、舞和诗歌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自信,一种尊严。英国探险家库克也认为毛利人“勇敢、


高贵、开放、仁慈”。一个民族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发展的程度有高有低,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但要有


一种自信、自强、自尊的精神。

新西兰毛利人的历史也证明这一点。早在公元十三世纪,毛利人已经居住在新西兰。十八世纪开始,英国


殖民者凭借船坚炮利,对新西兰侵略掠夺,遭到了毛利人不断地、顽強的抵抗。如1863年,英国召集2万


人对毛利部落镇压,双方经历数十次战斗,毛利人1000人牺牲在战场上,英国士兵战死700人。可见毛利


人的精神和殖民者付出的代价。


直到现在新西兰政府着手处理毛利人长期以来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并对毛利部落进行土地赔偿,已付给一


些部族上亿新西兰幣(约合5亿人民币)的安置费。

所以我们在新西兰看到的不仅是迷人的自然风光,而且是一个和谐安定的国家,我们看到不同文化的良好


融合。城市延续了英国风貌,而田野酷似在英格兰看到的情景,而社会的一部分却是由毛利人的历史构建

的。



Upload picture:
view big picture
Upload picture:
view big picture

2012-6-5 11:45:54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提升 | 锁定 | 解锁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取消总固顶/固顶 | 奖励/惩罚 | 加入精华 | 取消精华 | 发布公告 | 修复统计
跳转到:

显示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收藏主题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水手唱片音响 立场无关
Powered by CPB CPB2.0 ©2002-2004
Processed in 171.875ms quer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