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搜索
|
首页
|
帮助
|
在线
|
回收站
| |
水手唱片音响
==>
杂谈专区
==>
赏音真言
==> 王以真先生的文章之七:《四乐集》之“声音精品和声音垃圾”
版主:诚征中
王以真先生的文章之七:《四乐集》之“声音精品和声音垃圾” 人气:1912 回复: 1
老轨
No.1
王以真先生的文章之七:《四乐集》之“声音精品和声音垃圾”
等级:英雄
威望:0
发贴:1235
经验:3097
财产:3097
魅力:3097
注册:2006-6-27
声音精品和声音垃圾
王以真
人到这个世界,是和声音一同诞生的。不论是天才伟人还是凡夫俗子,都用一声啼哭,宣告一个生命的开始。如果不是失聪,人的一生会和声音相伴,当他离开声音的时侯,也是他告别生活的关口。从此进入一个无声的世界。当苏东坡梦见亡妻时,“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 。
我们会听到许多美妙动人的声音。
它们来自自然界,“留得残荷听雨声”是雨声,山中百鸟散还和”是鸟声,“猿啸时闻岩下音”是猿声,“山雨欲来风满楼”是风声,“居高声自远”,是蝉声,当然不止是蝉声。自然界的声音如出山泉水、晶莹剔透、妙灵天成、飘逸无常,被称之为“天籁”。我也曾伫立西湖边上,听那雨滴于残荷枯干之上,既不请脆、又不沉重。听着这单调而有节奏之声,虽与市尘近在咫尺,不觉物我两忘,神驰于千年万里之中。
我们听到美妙动人的声音,声音的盛宴来自艺术家的歌唱与演秦。“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问能得几回闻”这个节目给杜甫的印象太深刻,直到无法形容,“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可见玉笛演奏给李白的美好印象,而音乐的美妙不仅在于旋律本身,还在于感受、共呜、联想。“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声中诉说着琵琶女哀怨的平生,白居易恐怕更多联想的是江州司马起伏潦倒的生涯。我就非常喜欢阿炳的《二泉印月》,还曾到惠山二泉,徘徊良久。这隻曲子描述了苦难、无助、哀怨…,但又不是绝望,在黑暗中期待光明。而光明又迟迟不到。即使树丛中透过几丝月光,又给人光明的期望。
我们听到美妙动人的声音,来自亲人、友人、家人。讲到志同道合,“同声好相应,同气好相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小儿子的娇声呼唤,对于风流诗人杜牧来说,是难舍难分的牵挂。
我们又是生于红尘之中的凡人,在平时不绝于耳、充塞于耳的却是各种杂音噪声:在街上会听到各种车辆的转动、刹车、起动、排气、撞击…之声;工地上打桩、重锤、钻孔、…各种无休无止的噪声;用喊话器发出的叫卖声;郯居装修的电钻、裁板声;小饭馆、出租车上劣质音响声;市民的吵闹、叫骂声;开会中的大话、空话、废话,与旁若无人的喧哗;音乐演奏全曲没有结束时的鼓掌声;虚情假意、谎言连篇的广告声;震耳欲聋、声嘶力竭的扩声、放声;…。这些我们可统称之与噪声或声音垃圾。只不过有时它不像垃圾那样可以轻易倒掉。它会包围你、纠缠你,弄得你心烦意乱、身心烦噪。
没有声音使人们难于交流,美妙的声音使人心旷神怡。可声音垃圾却填满我们的耳朵,而且是被动填满。有些污染我们可以“睁一隻眼闭一隻眼”,可以“眼不见为净”,还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但声音却是难躲的。有时会使我们痛苦难言。我自认还算温和,但有几次噪声的干扰,顿时产生极端行动的冲动。
这也许成为声音的一个悖论,当我们享受现代文明、现代技术带给我们的舒适和方便时,不得不忍受种种声音垃圾。在我们采用各式各样健身良策、养身良方使我们延年益寿时,却不得不接收更多的声言垃圾。你愈长寿,听到的声音垃圾愈多。
在音响业界有一句流行语,将那些粗制滥造的音箱称之为“垃圾音箱”。也可解释为它产生声音垃圾。对于其他的声音垃圾,我们往往无可奈何。不生产垃圾音箱,是可以也应该做到的。
本主题是移动主题,来自乐舞人生--admin
2006-9-5 18:25:24
f2capt
No.2
Re:王以真先生的文章之七:《四乐集》之“声音精品和声音垃圾”
等级:长枪兵
威望:0
发贴:29
经验:77
财产:77
魅力:77
注册:2010-2-25
大话、空话、废话,太到位了。只要有空气的地方就有声音,不管你是否愿意听,它都是存在的,这就是自然的属性吧。
2010-2-26 12:29:19
[
1
] ..Pages:1/1Page P:15 Total:1
提升
|
锁定
|
解锁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取消总固顶/固顶
|
奖励/惩罚
|
加入精华
|
取消精华
|
发布公告
|
修复统计
跳转到:
水手音响论坛
-音响论坛
-耳机论坛
交易区
-商品交易与购买咨询区
-商业信息区
水手音响工程区
-会议与多媒体
水手摄影论坛
-水手自助摄影吧
-大画幅专栏
音乐资源区
-古典音乐资源讨论分享区
杂谈专区
-吃嘛好
-赏音真言
-乐舞人生
显示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收藏主题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水手唱片音响
立场无关
Powered by CPB
CPB2.0
©2002-2004
Processed in 171.875ms quer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