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牛集 国际电声专家看京戏 王以真2006年9月国际有名的电声专家Thiele博士、Klipper博士以及澳大利亚建筑声学Fricke博土 来天津讲学。 Thiele博士和Klipper博士都是国标电声界的重量级人物,而Thiele博士更可以说是电声界 大师级的人物。 中国人从慈禧太后开始,有一般崇洋媚外之风。太后名言“宁赠友邦,勿施家奴”。此崇洋 媚外之风历经百年,至今不衰。这在中国音响界也不例外。只要是外国人,不管他什么职 务,有什么本事,一律称之为专家。有些企业甚至高薪奉请、供若神明。时间一长,露出马 脚,不过是银样蜡枪头。请外国人不外是装点门面、增潻国际色彩,提升所谓挡次。更有甚 者,开大会时,雇请几个洋人,装模做样坐在主席台上。这正好说明了这些主办人没有信 心、没有信念、没有信誉,是一种深深的自卑。这点与打工皇帝唐骏有一点共通之处,为什 么弄个博士帽?为什么连野鸡大学的文憑也趋之若鹜?因为在灵魂深处他不自信,他深深地 自卑。打工皇帝可能是假博士,篮眼晴黄头发不一定都是专家,也要鉴别一下。 澳大利亚的Thiele博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创了Thiele-Samll理论和Thiele-Samll参 数,并得到国际电声界的公认,使扬声器箱的设计由定性向定量转化。使音箱设计上了一个 高台阶。贡献是巨大的。 德国Klipper博士,带领创建了Klipper电声测试仪,不但可以测量扬声器的外部参数,而且
可以方便地测量扬声器的内部参数。使我们对扬声器的认识产生一个飞跃。Klipper博士还 在JAES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有可能Klipper博士的测试参数,有一天可能会成与国际标 准(IEC)。进而也会成为国家标准。 听他们的讲课真是受益非浅。在Thiele博士讲课中,我曾问到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你认为
扬声器的Qms 应该多少?” 。他不假思索,了然于心,胸有成竹地答复,在2以上。令我十 分钦佩。 Thiele博士和Klipper博士首次到天津,而且都是在夫人的陪同下,我们希望他们在天津能
够过得很愉快,为此在天津狗不理大饭店设晚宴。 我们并征询他们的意见,还有什么希望和要求,几位外国朋友一致提出,要看京剧。在天津
看京剧,是一项内行、明智的要求。我马上了解安排,9月6日晚在中国大戏院,由孟广禄主 演《锄判官》。票却十分紧张,最后想办法弄到8张票。 在狗不理饭店,除了精美的菜肴以外,我少不了点各中狗不理包子,有肉馅、素馅、海 鲜…,外国朋友也会用筷子,佳肴美味大快朵顾。他们又问起包子为什么叫狗不理。我说有 两种解释,一是老板几子小名叫狗不理,按中国人老习掼,给小孩起个贱名,可保小孩长命 平安。另一种解释是对食客的不敬,你不来吃包子就是狗。后一种解释不雅,一般不再提 及。 为了晚上看京戏,我又向外国朋友介绍了京剧的特点,生旦净未丑,京剧类似于西方的歌
剧,又有自己的特点。如歌剧的曲谱每一部都要重新创作。而京剧有固定的腔调,但不同演 员又会有不同的特色,形成不同的流派。 我又介绍当晚演出的是孟广祿主演的《锄判官》,包公是中国最有名的清官。判官(即法
官)贪污错判,包公一直追到阴间(地狱),将寃案翻过来,将贪污法官绳之以法。所以叫 《锄判官》。 因为只搞到八张票,Thiele博士夫妇、Klipper博士夫妇、Fricke博土夫妇,再加上台湾朋 友朱国祥,一共七位。只好我一个人陪同七位客人看戏。 为了使客人看戏痛快,我又讲我们将去的剧场是天津中国大戏院,天津的京戏观众是中国最
有水平、最有一欣赏能力、最热情也是最挑剔的京戏观众。有一句传说“唱红中国、中国唱 红”。中国的著名京剧演员,都是在天津中国大戏院登台献艺,如果得到天津观众首肯,一 炮打响。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唱红,必将在全中国唱红。所以我对外国朋友说,如果你们听不 清唱词,可以感受观众气氛。 到了中国大戏院找座位坐好,气氛热烈,座无虚序。大致扫视一下,以中年观众为主,也百
有部分老年、青年观众。 孟广祿一登场就获得碰头彩,掌声雷动、欢呼不断。孟广祿是裘派传人,唱腔宽、亮、洪、 厚、直、深、圆、润,孟唱一句观众一阵掌声、一阵欢呼。孟句句精彩、观众声声惊呼。曾 有歌星超牛演唱时,一群粉丝情绪激昂。但在中国大戏院的京戏演唱,其场面热烈,有过之 而无不及。孟广祿在“探阴山”有一折大段唱腔,字正腔圆使演唱达到高潮,场内观众如痴 如醉、欢呼掌声,如雷贯耳。我自己也身受感染,顿觉振撼。再看几位外国朋友,也都露出 兴奋的表情。天津的京剧观众,果然非凡、真不简单。 演出结束时,全体观众起立,再度鼓掌欢呼,观众连声呼唤着“广祿”、“广祿”…,久久 不肖离去。孟广祿等演员出来谢场,掌声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观众上场向孟广祿献 花,孟广祿又将鲜花抛向观众,抛到那里又是声声惊呼与掌声。如此多次谢幕,观众与演员 相互感染、难解难分,最后孟广禄向观众行跪拜大礼。场面极为感人。这也是我多年看多场 演出,独一无二的场面。 演出结束我问外国朋友,看懂没有?他们都说看懂了。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外国朋友是客 气的、有礼貌的。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受到热烈气氛的感染。 散场已很晚,在大沽路上拦了三辆出租车,送外国朋友回宾馆。这种接风格,也不知道他们 是否滿意。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老轨最后编辑于2010-7-30 8:4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