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王以真 陆川的新电影《南京!南京!》正在国内各地放映,有一些好评,也有一些不同意见。这都很正常。电影并不是历史,不是教科书,电影只是电影。不管编导的本意如何,这部电影还是将人们的视线带到南京,不是六朝金粉、龙盘虎踞的南京,不是商女犹唱后庭花的南京。而是血雨腥风的南京。带到七十二年前战火纷飞的南京、带到1937年血流成河、屍骨如山的南京。带到三十万同炮死于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南京。 这也将我带回南京,带回我出生之地的南京。也是我死里逃生的南京。我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我母亲也是一位幸存者,她生前向我和亲友们讲述过这段苦难的经历。 我出生在南京,出生后不久,庐沟桥事变,日本大举侵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局紧張,我是江苏常州人,我母亲带着我回到常州,同家人一同到乡下避难。母亲在乡下也觉得不安全,又惦记在南京当记者的父亲,就不顾家人劝助,又抱着我去南京找父亲。 这时常州到南京的客运全部停止,只有来往的军车。我母亲哀求軍人,我小时胖胖地挺可爱,也许军人想起家乡的子侄,破例让母子两人上车。 一路颠簸到了南京,找到通讯社,但父亲已被派到山西前线,此刻、南京已万分紧急,日军紧逼,国民党政府已全部撤离。通讯社的记者对我母亲说,你们耒得真巧,我们是最后撤离的记者。再晚一步,就谁也见不看了。 记者说南京下关还有最后一只接送记者的轮船,你们跟我们先到武汉,再去找孩子父亲。这时送人到下关的吉普车也耒了。可是车上人已坐滿,正在为难之际,一位年轻人走下车来,把坐位让给我们母子。别人问他怎么办?他说他年轻,可以走着到下买。车从南京市到下关,众人一齐上了船。等了一段时间,仍不见年轻人的踪影。轮船不能再等,只好开走。 我母亲讲,她并不认识这位年轻人,只知道他姓李。后来八年抗战,在后方逃难,生活飘泊动荡,再没有那位可敬的年轻人消息。 那位年轻人那里去了?也许死里逃生,继续同日本侵略军战斗,直到把他们打败,成为国家的栋梁、历史的功臣。 也许死于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 日本角良晴少佐回忆“下关附近的十二、三万尸体”。如果没有这位年轻人的让坐,留在南京的话,我们母子也许就在这些尸体之中。 另一位日本第十军参谋山崎正男少佐写到“…到了扬子江边的中山码头,扬子江在这附近河幅较窄,其中有七、八只海军驱逐舰下碇于此。河岸遗弃有无数死尸,被浸于水中。所謂死尸累累,也有不同程度,这个扬子江边才真是死尸累累,如果将之放在平地上,真可以成为尸体山。” 这个中山码头,也是我们轮船开离的地方。如果被日本驱逐舰追上,又会增加一批尸体。现在公交车上,常有人为老弱让座。这是公民的公德。在南京吉普车的让座,却是将生的机会让给别人。我想这是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但无论怎么说,又都觉得语言、文字贫乏,难于将他的境界说出。 我一直在想,那位年青人为什么将座位让出来?为什么将生的机会让出来?萍水相逢、素不相识。更没有任何其他功利的目的。善良,也许可用善良来概括。善良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与关怀。 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良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中国人讲与人为善、从善如流、善行、善意、善心、善举、善事、和善、慈善、善良…。做事要善始善终,处理事故称之为善后。 与善对立的就是恶。善亦是人与野兽的区别。野兽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这就叫丛林法则。 日本侵略軍在南京杀人如麻,也就是一种野兽行为。照此,掩盖这些罪行的是什么人?为这些罪行百般辩解又将自己放到什么位置? 我在想,日本侵略者武器精良,军队训练有素,占领了中国半壁江山、有2000万以上的中国人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战乱之中,还有汪精卫、周作人、胡兰成一批汉奸助纣为虐。但是中国还是最后胜利了。当然胜利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中国的民族精神不倒,大敌当前团结一致、不畏强暴。即使日军屠城三十万,中国人也没有、被吓倒。而是更勇敢的,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记得小学二年级时,在宝鸡市学校的操场上,老师教我们唱“义勇军进行曲”。我和同学们是那样激动、那样热血沸腾,恨不得也上前线打日本鬼子。 对自己人要善,对野兽就要斗争。我想三十万南京死难烈土,决不会人人束手待毙,任人宰割。终于找到事例,据记载,1937年12月23日或24日,在南京一位勇敢的中国人,持刀悄悄潜入日軍三十六联队的士官宿舍,乘夜黑和日軍戒备松懈的机会,连续杀死多名日军。小队长级士官就被此中国人杀死10人或11人。 这位不知名的中国人是真正的勇士,是中国的骄傲。中国人是善良的,同时又拥有尊严与顽强。这就是中国性格。我看这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部电影的出现勾起尘封的历史。乘此机会深深感谢那位让座的年轻人,向一切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同事、朋友…表示感恩之情。如果不是这些贵人、凡人明里暗里帮助,早已不知飘落何方。只有和他们一样,做一个善良的人、才会成多对社会有用的人、精神丰富、高尚而受人欢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