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级:管理员 威望:0 发贴:237 经验:1763 财产:1763 魅力:1763 注册:2004-5-27
| 拒绝声暴力 ---王以真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扩声系统的震耳欲聋的大声压级大音量,颇有烦言。一家广州音响厂的老板说“中国调音师都是聋子”(这句话只是表达一种情绪)。一位北京音响工系统工程公司的负责人说,面对高声压级他感到羞耻。今年1月号《电声技术》犮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重新审视最大声压级标准”。对高声压级、大音量对人身健康的危害、世界各国的限制规定…,都予说明。 无独有偶,今年第一期的《演艺设备与技术》,犮表了宋效曾先生的文章,“声暴力—续谈国家大剧院扩声声压级的讨论”。文中指出“如果音响放得太响,会让人心情烦躁,这时的音响就是对观众施加声暴力,过大的音量甚至会诱犮们心脏病”。宋先生真是一语中的,用声暴力形象代表高声压级、大音量的危害,用声暴力一词来描述旲最生动、最通俗、最恰当、最尖锐。真是出手不凡。 宋效曾先生是中国交响乐团首席、资深调音师。对调音、扩声、音乐有丰富的经验。与世界、中国的最著名的交响乐团、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有过广泛的合作、交流、接触。这种经历是少有的。我辈难望其项背。因此他对声暴力的看法更具权威性。 我有幸很早结识宋效曾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剧院、北京音乐厅等项目上有过合作与交流。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扩声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约,我与宋效曾先生再次幸会,相谈甚欢。 这次我写“重新审视最大声压级标准”,在犮表之前曾向部分音响专家、教授征询意见。考虑到宋先生年事已高,未敢惊动。所以看到宋先生的文章,真是喜出望外。我不敢妄称英雄,却是所见略同。也说明拒绝声暴力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为什么会有声暴力,宋先生认为有五个原因: 1、 海外流行歌曲演出的影响。这类演出的特点是歌手手持传声器载歌载舞,台上台下热热闹闹,如果扩声音量不够大的话,演出所要的气氛就达不到。 2、 综艺演出各种表演形式凑在一起,某一类节目用了扩声,所有的节目都得用扩声。在音量上都向流行音乐看齐。久而久之,各种演出形式渐渐全用了扩声。 3、 很多演出采用“假唱”。“假唱”必须加大音量,否则表演就会“露馅”。 4、 无线传声器的普及。因其使用的方法是近讲,所以传出来的音量偏大。 5、 剧场扩声设计仍处于旧有程式化阶段,滥用大功率主扩音箱是声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宋先生对演出的熟悉和权威地位,对声暴力产生原因的分析是深刻和精确到位的。 除了宋先生的分析,对声暴力产生的原因,我还补充几点: 1、 我国的某些涉及扩声的标准,对高声压级有一种误导作用。不加分析地认为声压级愈高愈好。而且没有规定声压级上限。这就像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检验却合格一样。 2、 对高声级对人耳、心理、健康、环境的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更没有上升到法律、标准、制度的层面。而ISO、美国、日本皆对高声压级有限制的规定。 3、 对扩声系统操作者(调音师)来讲,他们首先是声暴力的受害者。他们长时间、在高声压级环境下工作,听力会逐渐衰退。听力衰退,会加大音量。加大音量会使听力进一步衰退。产生恶性循环。 听音乐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很喜欢听歌听曲,兴之所到写下许多千古传誦的名句。他听了一位周家歌者歌后,写到 清紧如敲玉 浑圆似转簧 一声肠一断 能有几多肠 后两句有点调侃。歌声感人令人肠断,但总不能一直断下去。大音量会使人震撼,但不能一直震撼,一直震撼最终就没有震撼。 文章写到这里,在元宵节前夕参加北京演艺设备业界的一次聚会。群英荟萃、专家云集。并请来演员登台助兴,音响伴奏照例是响声大作,正在此时我见宋效曾先生,身微前倾,双手掩耳。拒绝声暴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