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6-27 第一次发帖至今已三个多月,拉拉杂杂写下万把字,有自己对发烧的理解、有对人生的理解、有对前辈的感悟、有朋友间的戏虐,回过头来看看有的有些意思,也有无病呻吟,毕竟太浅太浅,汇总起来向大家作个汇报,也作为对CD兄的一个回应。 向各位老大报个到,老轨是远洋轮船上的专用称呼,就是轮机长的意思。 多年来,水手凝聚了一批天津这个文化沙漠中不多的苦行僧,是水手的幸事,也是你我的幸事。犹如酒馆儿之于酒鬼、教堂之于信徒,有物质的更有有精神的。 在我的发烧过程中,水手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它的由单纯、简单到渐渐成熟、壮大,以它的真诚、宽容,愿水手越来越好! 想一想每个人接触音乐的历史,颇多感慨,绝大多数发烧友都是从一支美妙的乐曲步入音乐这个神圣的殿堂,继而有了自己对音乐、对器材的理解。 儿时父亲的电转让我接触了从“北京的金山上”“库尔班大叔”、“河里青蛙从哪里来”到“定军山”到“天鹅湖”到许多现在还会哼唱可早已忘了名字的曲目,上学后抱着一台“红灯”牌收音机位老柴的“悲怆”流下了第一滴音乐启蒙的泪水,现在早已为人父的自己依然留恋那种心灵的颤动! 今年“青歌赛”上“原生态”大行其道,笔者儿时随父母走遍粤、桂、滇,六七十年代的田间路旁,物质生活的清贫,并没有阻塞人们的歌喉,那时听来只是感觉有趣而已,同龄的小伙伴也青筋直暴咿咿呀呀地吼着。西化盛行的那几年,回想起来这段经历脑子里只有七个字“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后来想想大概是白居易被贬为九江郡司马心情的不良反应。 现在的原生态表演过于矫情,再加上评论的语气,让人感觉有些不知所云。 音乐的产生源于什么呢?失去了青山绿水的背景,“原生态”又怎能有生命力呢?正如在茶餐厅吃老豆腐、在马路沙锅摊喝咖啡。 可怜中国的听众观众早已失去了一些基本的判断,趋众心理过盛。 拉拉杂杂说这么多,无非是要引向一个主题,HIFI之路如何走? HIFI之路首先要走得潇洒,活了几十年,觉得“潇洒”二字是最难做到的! 作为一个男人,潇洒不意味着对抗社会、换女友如换衣服、喝大酒、骂大街。。。。。。 我的理解,名利是潇洒的最大障碍。可话说回来,“人生在世,名利二字”,谁又能回避呢? 本本上将宋词中的一首最爱叠在一幅山水照上作为背景: 鹧鸪天【宋】朱敦儒 我 是 清 都 山 水 郎, 天 教 懒 慢 带 疏 狂。 曾 批 给 露 支 风 敕, 累 奏 留 云 借 月 章。 诗 万 首, 酒 千 觞, 几 曾 着 眼 看 侯 王? 玉 楼 金 阙 慵 归 去, 且 插 梅 花 醉 洛 阳 词中透出的那么一种桀骜不驯、一种诗酒打造的浪漫精神,一种底气十足的狂傲、一种真正的潇洒,每每让我感慨不已!我想这么一种精神实质才能将HIFI之人带入佳境。 HIFI需要理解,软硬都要做到。首先要理解音乐,从作者、年代、创作背景到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要理解音响器材表达出来的音质、音色、层次、定位、清晰度、平衡度、结象力等等。更要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音乐会给你带来很多很多, HIFI人有着双向的优势,所以会沉湎于此,乐此不疲。 做到了对音乐音响的充分理解,就达到了一个境界。 想做一项可以玩得终生的游戏吗?来玩音响吧! 想获得一项终生的快乐吗?来玩音响吧! 想找一个功利因素淡些的朋友圈子吗?来玩音响吧! 想玩得老婆嘴上骂心里喜吗?来玩音响吧! 想理解自己最内心深处的、可说不出言不尽的人生感悟吗?来玩音响吧!!! 点击率,在论坛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论坛有无生命力?言论是否吸引人?思想性、艺术性到哪个档次?说白了有没有人看?对于网站、论坛、栏目来说点击率尤其重要。 “乐舞人生”在各位朋友的支持下诞生了,今天恰好是美国国庆日,“生于七月四日”一部经典大片就位都看过,让美利坚的创新精神、享乐精神融入中华悠久的文明,本坛的宗旨就是让大家敞开心扉,畅谈人世间的美好情感,“让开心的话、让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让我们一起乐舞人生!!! “出游部落”在上个贴子提了非常中肯的意见,以版主之见(头一次)是朋友间难得的直言! “乐舞人生”开坛以来,一直想形成一个能让烧友们直抒胸臆、于己于人都有裨益的一片天空。发烧首先要“烧”境界,有生理(心、耳、眼。。。)上的更有心理上(音乐带来的愉悦)的。 出游部落、土豆、无云、与 CD共舞、书记等几位大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大家是不是近日由了这么一个感觉,每日关注一下论坛,不发个贴有点感觉不好意思、有人回贴象喝了一口好酒! 祝大家快乐! 不常喝大酒了!可有时还有,都是小圈子。 十多年前,行业风气不正,以大酒为荣,每每被无色液体弄得魂不附体! 十来年前,有所觉悟,极为好“色”,此癖一直延续至今,每每被责为没品!肚子胀得鼓鼓的,心里气得牙根痒痒。 话说回来,一人一个朋友圈,圈中又分为多个小圈子,男人则以大圈之中的小酒圈最为珍贵,因为酒后吐真言,谁都不想喝完酒后转天悔得肠子发青! 欢迎大家数数自己5年、10年、15年以来的小酒圈人员的变化,可略见自己人生轨迹。 SSHIFI的老张日日在自己的音响帝国里巡视,可内心时常涌动着西藏梦,不知梦里神游几回? 老轨近三年来公出机会不少,可加一起西安十回、广东十回、上海十回、。。。。气死了!!! 最想去的凤凰、敦煌、大理、。。。,多是空中浏览,于是便利用旅游假租大巴和朋友去了西乌珠穆沁、日照。。。印象不错,容日后细说。 坚持下来的是前几年每年两次去蓟县,加一起六、七次,一次一个地儿,感觉很好,雨后青山、鸡鸣狗叫、老农促膝、粗茶淡饭、午后蝉鸣、静夜冥思。。。。。再去十次我也不腻,只要有心情! 日耳曼民族除了她的中规中矩,还有着令人赞叹的坚忍不拔和平静外表下火一般的热情。 热烈的世界杯、三色旗辉映下的绿草坪上奔跑着长着一头金发的健康的人们,上帝真是给了德意志太多的眷顾!他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体育如此、商场也如此,和德国人谈判比的是底蕴、是精神、是毅力,而不是日本人的奸诈、美国人的傲慢,德国的器材也有着同样的风格。 音乐台今天播出了04年的“柏林森林音乐会”,柏林郊外的瓦尔德尼森林剧场,除去了西装领带随着音乐快乐地晃动着身躯人们、舞动的星星棒、演奏家们轻松的表情、西蒙-拉特幽默诙谐的指挥,尤其是最后的固定返场曲《柏林的空气》,真真让我在溽热的下午呼吸到了那清新的气息,谢谢德国! 一直欣赏齐达内,舞蹈般的步伐、沉稳的态度、从容的眼神,可这一切让这个马特拉奇给毁了!说起这匹马,与天津还有些渊源,他们老爷子在天津混了些日子,他早就憋着劲看死老齐了,没准嘴里还不干不净的,反正裁判厅不见 王以真先生在音响界的威望以及老先生的才学不用多作介绍,小生仰慕已久,几次接触十分短暂,一直想找机会向王老请教如何搭配器材、如何欣赏音乐、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 昨日在张建国先生的撮合下,几位不算年轻的朋友得以和王老畅谈三个多小时,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 几年前曾想写一篇文章《解读王以真》,后来感觉还是没底,就放下了。今天又想重新拾起这个话题,这个帖子做个开始吧。 王先生昨日亦诗亦酒,纵论天下,几个小时间不就音响而谈音响,对文学对人生、对国家对责任讲了很多真知灼见,够我回味很长时间,更难能的是老先生的一颗爱国之心、一颗保持着童真的心!(待续) 小孩子中考咨询,考的不理想,只好多跑跑几个学校,毕竟这是他经历人生的一步不大不小的门槛。 欢迎大家对王以真先生的文章多发表意见,把这个话题丰富起来。 认识王先生要经历一个“感性-理性-上升”的过程,正如听一套音响,“感觉好听-测试参数-再认识参数的作用以达到更大的心理满足”,有一个“感性-理性-上升”的认识过程,真正的发烧友从不只凭感觉、也不唯参数论,正如我现在跑学校,不只要听,还要亲自去学校看、要和老师交谈,不只看升学率,还要看生源,看学校的理念,才能形成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这也是一个认识与实践的过程。 王先生的理论功底你我之辈恐难有及,那么学些皮毛会大有裨益,关键王先生他并不是一个纯技术派的长者(组织上讲“业务干部”),理解音乐的相关学问那是相当厉害,这是我再花上十几、二十年也难以达到的,不知几位怎么想?(待续) 多年以前和王先生有过一次笔谈,现摘录下来以飨网友: 我的信: 每次看王先生的文章都有很多收获,题目且不必说,必是唐宋佳句, 文中更是引经据典,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器材点评到大展随笔,印象中的一些大家也不免出些应景之作,可 王先生依旧。比如“西入长安到日边”,比如“路上行人口似碑”。 可现在功利之徒太多,*************************************** ••••••••••######################################。 想听好音乐,要有好器材,更要有好心境,王先生的愿望在现在只是 一个梦,也是我们的梦。 上学时给李瑞环市长写过一封信,感慨天津犹如文化沙漠一般,现在 感觉真多余,一人一个活法,觉得舒服就行,不一定听得懂歌剧就比 别人多活几年,可我还是挺佩服王先生的执著,也挺佩服被别人成为 “积木搭天塔”的自己。 王以真先生的回信: 从1840年以来,中国有志之士一直在做一个大梦。希望建立一个独立、 富强、自由、民主的国家。进入2000年,这个国家之梦并没有实现。当然人们还有花色各异的小梦,如刘恒所说“娶个好老婆?攒一大堆存折?儿子给弄成神童?恨谁就能打倒谁还不犯法。”至于我自己一辈子搞音响技术工作,或兴之所致、或有感而发写一点文章。由于是本专业,会少说一些外行话。唱京剧的说“行家有没有、只要伸伸手。所以杂志上常常发现“马脚”。写文章保持自由、人格是一件难事。在“假作真未真亦假”的气氛中,假的有时比真的更有力量、更有市场、更加理直气牡。你说天津是文化沙漠,我认为有道理。天津还是一个平民化的社会。“你有嘛了不起”“都一样”“都这两刷子”天津市出奇的崇尚名人、不崇尚权威。不自我批判、不自我否定、天津大发展很难。有人讲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有所求、知我非我,非所计也。 那时和王先生未曾谋面,但王先生的回信寥寥数笔,表达了一位中国文人对历史、对社会的凝重的一份责任感,王先生的“无所求”,恰恰是他一份对事业、对责任、对“大梦”的一份深深地追求。到如今王先生一直笔耕不辍,用专业的书籍表述他学术的成就、用篇篇小文表述他对人生的理解,不由得让我更加的崇敬,做人当如此、做学问应更加如此! 是为有志之士! 一场豪雨让我欣喜不已,小时候在南方生活了十多年,问及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就是南方的雨! 弟弟是在海边城市伴着台风降生的,风力十一级,大雨倾盆,风刮倒的大树砸塌育婴室的屋顶,横在保温箱的上面(小弟生下来时有婴儿肺炎),那时我六岁多。 大些了经常和当地的小伙伴在雨中赤脚在南方特有的红土地上撒欢,那边经常有雷击死伤事件发生,想想活到现在也经历了些风险! 再大些就能领略些大雨带来的意境,窗外就是茂密的芭蕉林,天籁之声就是那雨点在蕉叶上的交响;池塘上雨点激起的泡泡,是雨之精灵轻快的舞蹈,美啊!!! 初回天津时还见些雨雪,可逐年越来越少,只有关紧门窗,伴着广东音乐梦回雨乡! 雨打芭蕉,我儿时的交响曲! 现在在线只我一人{7月15日1点52分},刚听了"涂鸦"的几张碟(有两张合集),都很缠绵却也独树一帜,低低的有些另类的人声,在这时候才更显得与众不同,也很考器材,几位不妨找来听听,吃多了大餐,咸菜稀粥也是美味! tomasion82在“煮酒论英雄”发贴 :“发烧”是人哪个层次的需求?(初哥闲聊) 呵呵,先介绍一下这个“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 4.尊重的需要 。。。。。。 5.自我实现的需要 。。。。。 来家电论坛半个多月啦~~~,观贴甚多,烧友们的认真严谨、热情奔放、超凡脱俗、唇枪舌剑、......林林总总真让我开了眼界。有天忽然想起马斯洛的这套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便琢磨起俺们烧友这烧的是什么层次呢?呵,生理需要我想应该不会是,出于安全的需求而玩器材、赏美乐也不太合理。归属于爱的需求我想是有的,烧友们都希望能互往来,交流“烧程”中的苦与乐,付出自己的爱,更希望得到其他烧友的爱,。尊重的需要也更明显,呵,哪次唇枪舌战不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战啊~~呵呵,都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在“烧圈”里体体面面~~~。提到自我实现这个最高层次,伟大理想就是抱回心中那套带着光环的“神器”,并在这个漫长过程中不懈地发挥显示自己的才华、修养,最终通过对音乐、音响的追求获得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烧友们的层次真的是很高的。 马斯洛又说了呵,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要使人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说真的,我们现在的社会还真是今非昔比,虽说我没听过什么好东东,可是看到大家听的玩的却是紧跟世界先进脚步,花样、理论、方法空前繁荣,内心境界前所未有的高~~~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挺好的,英特纳雄奈尔也一定能实现! 没事干,瞎写一通,呵,朋友,你认为呢? 老轨回帖: tomasion82的话题把对发烧友的“发烧”现象的研究引入了一个更深的层面,马斯洛在54年把他在43年提出的需要层次又分了七个层次,细化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求知需要和求美需要”,“发烧”现象无疑是在这两个层面的需要产生的现象,当然涵盖了下面的需要。 在一本教材中学到,老祖宗们对人们物质、精神上的需要也做过表述:《庄子(盗石)》中说,“今吾告知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利之所在民归之,非名则利之”; 故老轨说,“发烧”是迈向“自我实现需要”这一最高层次的新的台阶、必由之路(有些武断)。 努力吧!欢迎大家深入探讨! 十分喜欢tomasion82的文字风格,欣赏他对HIFI的认识。 八十年代初在北京民族宫听了一场美国???大学爵士乐团的演出,坐在楼上,那种节奏让当时的我有了坐不住的感觉,在座位上拘谨地随着音乐晃动,心底涌动着一阵阵的喜悦,后来一直没有真正认识爵士乐的真谛,也就仅仅认识了Louis Armstrong,Dinah Washington等故去了的老牌名家,近些年倒是重新拾起了京韵大鼓,不需好的器材作支撑,小彩舞的底气也能透人心脾,那鼓点,那三弦,不由得你不敲着手指晃起脑袋,抛开器材而言,常常问自己,这也是一种回归吗?还是老了?! 一次和“达瓦”喝大了之后闲聊,聊起我有一种奇怪的感受:爵士和大鼓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我说不出来。 那天看了82的帖子,给达瓦发了个短信:“达瓦,达瓦,我是尼玛!” (达瓦是藏语“月亮”的意思,尼玛是藏语“太阳”的意思)! 有些无厘头! 朱自清先生的美文《荷塘月色》让我们领略了什么是大家的散文,很多人都是从读秋实先生的《荷塘月色》、《背影》走上文学之路的。与和朱先生同时代的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相比,多了一些什么、少了一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读过中学的人,在那连碧的荷塘边、在那皎洁的月色下,在那涩涩的荷花香气的包围下,都会看到先生那披着长衫的身影,在那平静的夜、在那不平静的岁月,。。。。 晚上**完毕,走进南开大学校园,路上还没有那么静,马蹄湖一塘满满的荷叶,上面衬着些早开的花,踯躅良久,不愿离去。 不象白天,一池的碧绿给人们带来夏日欣喜,却让你躁了一天的心倏地静了下来,没有月光,只有夜给荷花涂上的一层神秘的色彩(冯骥才先生有幅画,大胆的用色,印象很深),让你不由得为这夜色笼罩下的荷花、为这满堂荷花闪耀着的夜色、为朱自清先生喝彩! 烧摄影的诸位要去哦! 去年冬天在超市,被几个小童的专注打动,几个孩子神情各异,我想性格也会答不同,多想象他们那样那么容易的被打动,回到那多彩的童年!我想这也是众多烧友玩这个那个的初衷吧!别苛求照片质量哟! 上周看电视,换到龙江台时,被特奥会开幕式吸引住了,一队队智障运动员满脸笑容的走进会场,挥舞双手、舞动小旗、还有的挺深沉,教练们也很高兴,露着真诚的微笑;看台上气氛无比的热烈,细看上去,应是运动员们的亲朋居多。 若在平时,可能很多这样的孩子是没有爱心的人们的戏弄对象、市马路上无助的乞丐、市福利院里的弃儿,可在哪一天,他们是赛场上的运动员、是争斗的武士、是冠军,他们有了胜利的喜悦、有了失败的沮丧,有了凡人的情感,那些为了他们这一切做出努力的人们得到了付出的快乐。真爱无限! 眼睛湿润了,我被那一个个相似的面容、一个个真正无邪的笑容深深地打动! 王蒙,当代著名作家,中学时读他的《活动变人形〉还不太懂,但印象很深,如后来读贾平凹的《浮躁》。 前些日子借得《半生多事》,觉得非常值得推荐,尤其前几章,强烈的“剖父”意识,其真、其深有如巴老的《随想录》值得一读。 尤其王蒙的写作手法、对新事物的接收、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远比一些诸如**龙等的“作家”好的多! 新浪网介绍: 《王蒙自传》分为三部:第一部《半生多事》、第二部《大块文章》、第三部《九命七羊》。 第一部《半生多事》从王蒙的幼年时代开始,讲述了他青年和中年所经历的青春的滋养、初恋的甜蜜、人生的辉煌及政治风云带来的命运的跌宕和长达16年的流放生活。本书堪称是“一个人的国家日记”,又是“一个国家的个人机密”,大量史事是首次披露:写作《青春万岁》前后遭遇的尴尬的家庭裂变,父母的离异,写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风波曲直,反右中的心灵忏悔,发配新疆前后的人情微妙…… 吃过老友粉吗?在南宁住过多年,一提起老友粉,那酸笋的味道就会引得我口水四溢,就如吸毒的听说白粉! 听说小嘟来(南宁的食街)在国际商场六楼开食肆,马上跑去,一出电梯,酸笋的味道弥漫空间,迫不及待要了一碗,顾不上老婆点的小吃还没上,马上吃了起来。。。。 尽管味道、粉料都有异于南宁,但毕竟有酸笋啊!!!! 老友粉介绍 “老友面”可以算是南宁最受欢迎的独特地方风味小吃之一,酸、辣、咸、香兼备,据说食之具有驱风散寒、通窍醒味之功效。在这里,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老友面”的起源吧。传说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患风寒感冒、胃口不开的食友,到酒店找大师傅给他煮碗面吃。师傅独出心裁,用爆香的豆鼓、蒜茸、辣椒、酸笋、醋、胡椒粉、碎猪肉混合在一起,煮了一碗面。没想到这碗热辣酸香的面一下使这位食友食欲大增,吃后还发了一身汗,感冒也好了。食客感激不尽,曾书赠“老友常来”的版匾。“老友面”从此得名,并扬名八桂,乃至海内外。老友面食之开胃驱寒,深受食客欢迎而经久不衰。 十年前,收得ROGERS LS3/5A,如娇妻般爱护,每当凡心一动,她那娇憨的身影、甜美的声音就浮现脑海,始终不能旁骛。 后来把同室姐妹LS1(在外游荡呢)、LS33都收入门下,不时相亲,爱护有加。还有一个姐妹LS5/9还在一个恶霸家受辱(有一个“眼”受过伤),每每想起,暗自垂泪,。。。 当今世上佳丽如云,可心中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今把玉照发上,还有我的“吸音墙”。。。 发在影音精品的帖子: 客观的说,“中文音响发烧论坛不谈音响只瞎扯淡第一人——莫非”还是有些才气的,有想象力、有魄力,凡事离不开“下三路”! 有幸看了前两天此公与某地网友的一场论战(由于确有些不堪,被老J删了),但对于经常浏览不发言的俺来说留下深刻印象,其有三: 1、morefeel是一个极度自恋的家伙,他经常性地“自慰”,且感觉甚好,热心的 M不时推荐别人做一下。 2、morefeel是一个极度自大的家伙,自以为是到了极点,武断的把自己的蠢到极点的“高见”发表出来,让人可怜又可笑。 3、morefeel是一个极度自卑的家伙,甚至要老 J表明立场,可见他在平时的境遇很惨,之能在这一片小天地吆五喝六。 4、。。。。 可怜见! 所以强烈建议morefeel保持这一风格,混饭吃嘛,污言秽语又算什么,泼皮达赖又如何,所以签名应该为,“中文淫想发骚论坛不懂音响只瞎扯蛋第一人——魔妃”,再加上一句口号“我是流氓我怕谁”! "平等、热忱、包容、及时、认真"是本坛的宗旨,各位网友热心的发表意见是好事,是论坛的幸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骂将上来,而且如此不堪,实在有悖原则,morefeel作为荣誉版主,实在不该,本帮黄、张、杜在世时还不如此嚣张,何况小m你!“乌龙”这一点说得好! 以人格担保,与“出由部落”并不相识,本无我事,实在看不过眼,跳出来说两句,如有不逊,望大家海涵! 中国向来不缺骂人的艺术,不信可以试一下! 从这一点说,morefeel不是“一个好孩子”,本人也未做“人身攻击”,只不过把小m的发言内涵作了一下分析,向“恺悦音响”说明一下。 祝大家好!包括小m! 本想起个更能戏耍一些的名字,怕小m真急了,所以客气了点,可他还是急了,抱歉! 我从6月27日第一次在水手发贴,至今已两个多月,其间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和水手的友情加深了许多,不知不觉中,水手、乐舞人生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必上,每见好贴不胜欢欣,大家找到了很好的感觉,你我幸事、水手幸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老张为核心的水手唱片社(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名字)周围、为我们的音响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今天,水手论坛“乐舞人生”栏目主题过百,作为版主,有些欣喜、有些惶惶,蒙张兄厚爱,应约做版主,两个多月来,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互联网多年来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从工作、从学习、从交流各方面受益匪浅,在这一片虚拟空间,大家畅所欲言,谈吃住行、谈思想感情,把在论坛说说道道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至今,仍有许多的朋友未曾谋面,但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多了许多的良师益友,谢谢你们。 祝你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快乐生活,cd、无云、艺术涵养、出游、诗韵、weiwei、土豆、书记、82、喜刷刷、杨柳青、绿茶、xiaoxuan、清凉、、、、、、、 在这里特别向王以真先生先生致以崇高的谢意! 最近“病”了些日子,好几个同事见了我直躲,原因是只要有空就拉住人家反复论证买哪款数码单反。 一直想买一款单反,四五月的时候已经基本确定要买D50,结果D80要上市,很期待,D80上市后,又达不到心理价位,几位烧相机的极力推荐佳能350D,可我又有尼康的F90x,还有两支尼康的头,这时400D和SONYa100又来搅局我真是“痛苦”不堪,再抉择中痛并快乐着! 有天甚至去买了奖券,心想哪怕中了几万,也要直奔全画幅了,这世道穷人办点事咋就这么难呢? 结果就病了!心病,每天上网就要搜遍各款报价、性能指标、、、、神经了! 刚才又有一位哥们提什么等到年底,切!那我岂不是还要病几个月! 就位老大,俺咋办呢? 周末在单位加班,听得警报响起,让我们觉得这世界还有危险存在,有人为的有大自然的。 既然是警报,响得自然急迫、凄厉,还透着几分凝重,我想在设计这种声响的人一定也动了大脑子,这决不是为了好听、为了悦耳、为了所谓发烧! 我还响起了总理逝世时的汽笛长鸣、唐山大地震后的草木皆兵,很有几分震撼! 警笛还在继续,但愿它只是一年一次,只是在长时间的歌舞升平之后的一次善意的提醒,犹如海顿的《惊愕交响曲》,只是大师的一次玩笑、一次幽默! 但愿警钟不长鸣! 因准备买DC和几个“色友”交流多日,收获较多的是一位贤弟的教诲,所谓“三流烧器材、二流烧技术、一流烧创意”,移植到音响发烧便成了“三流烧器材、二流烧搭配(包括摩机)、一流烧理解”,自以为所言极是! 前几日“招恨”“书记”“绿茶”的一番言论也很有意思,是走技术路线、还是走思想路线,或者二者的完美结合,也许都不重要? 夏日,我多次走过南门外大街“华门明筑”的建筑工地,几个民工换下工装,穿上干净些的衣服(非常欣赏南方民工的爱干净,从不因为辛苦而蓬头垢面),围坐在小摊的电视旁或一台小收音机旁,听得很陶醉,我想这是发烧的一个很高的境界!音乐给人生以美好。 脆弱的你我身处其境,还静得下来吗? 这几天比较有意思,招人恨(下称“恨人”)、听风观雨、7788、土豆等有点犯急,起因是恨人写了篇东西,风雨提了点意见,78又认为恨人抄袭且把出处公之于众,土豆主持正义,恨人又认为谁都比他傻,挺有意思。 话说回来有几点,我想说一下: 1、恨人引用一些“中华文明”的成果没什么不对,但说明一下比较好,(恨人看到这心里说:说明个屁!),不然大家对文抄公的鄙视自然要放在你身上。 2、风雨兄不要拿你的价值观去要求别人,你认真、你讲科学要分对象,怎能对牛弹琴呢? 3、78号称搞人文科学的,认真得不是地方(恨人看到这心里说:认真个屁!),你非把http://********都粘上来,不是揭人家的疮疤吗,打人还不打脸呢!(恨人看到这心里说:打个屁!)。 4、土豆就更有意思了,有点不屑一顾的意思,不过既然他凑上来了,又以文明的使者自居,就放他一条生路吧,不然他吃什么呀!(恨人看到这心里说:吃个屁!) 5、奉劝恨人一句,想发表观点可以、引起争论可以,但真象78说的,要有自己的东西,靠骂人就违背你得初衷了,家里就够乱的了别给自己添乱了,真骂人你还真不是个,弄得你楼都没法下多惨。切记!去骂名人效果更好!(恨人看到这心里肯定说:记个屁!) 招人恨以他的方式迅速进入了老张所经营的一个圈子,打破了原有的一个平静,煮开了这锅温吞水! 抬杠,也就是辩论,正经是要有些火花的,有句西谚: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说得极好! 论坛,也就是酒桌,正经是要有些矫情的,有句古话:酒后吐真言是常态,每每如此! “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引自儿子的课本) 抬杠可不是说相声,无捧逗之分,只有从文字、技巧、角度、经验、。。。。的契合、对立、呼应等才有趣些。真正的高级杠会抬得有益有趣有水平有火花,揉揉酸胀的眼,关上电脑,躺在床上会笑出声来,那才是境界!(敲边鼓是另一种技巧) 但愿杠头甲杠头乙把杠抬起来,而不是挥将起来,伤不着别人伤了自己。 你还别说,必须承认一点:哪天招人恨不抬杠了,大家一准问自己:NND,这家伙哪去了呢? 先说几个人(以姓氏笔划为序),大队书记、开宝马卖土豆、linyw-1999、青怡轩主、ssfihi、特别招人恨、xiaoxuan、王以真、无云、与CD共舞、艺术涵养、只爱jbl。 节日的悠闲情绪延续到了现在,工作也没逼得很紧,晚上一包好烟在手,开了一听啤酒,把以前的帖子捋了捋,心中颇有几分感慨。 招人恨提了个话题“煮酒论版主”,引起我的兴趣,说实在的,以上几位先生只见过两三位 ,但通过你们的文字,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我脑海里闪出,有的激昂、有的沉稳、有的睿智、有的诙谐,有的善良、有的激愤,但共同的一点对视音乐音响的发烧,给你们生活中开拓了一片爱的天空,对音乐、对器材、对人生! 说实在的,本人的器材十年来一直未做升级,原因很多,主要是财力不足,功放仍然是老张贵州路时的货品,混迹于这个圈子那么多年,主要是听是学,今年通过论坛这个平台,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尤其是对发烧友这个概念有了更多地认识,通过你们! 老张店里照片上那两位的专注把发烧友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位一指禅先生不短的文字一定费了不少功夫,客观地说,几位的境界已经不是要通过论坛去表现什么了,更多的是体会与大家分享的快乐!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样一个命题:人与社会的互动。二十多年前,负笈京城,抱负满怀,从老柴的悲怆开始感悟人生,后来才感觉到儿时妈妈的歌喉、爸爸的电转给我今天豁达的人生观、健康的心灵带来多么大的影响!我在这个社会中感动了哪些人?这个社会怎样的感动了我?我不停的在想。 秋雨先生一直在关注这样的命题:基于社会良知的健全人格和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这对当代社会是何其重要! 从建立基于社会良知的健全人格我想诸位做到了,这个圈子里的人对于个体思想来讲是成功的。 从建立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这个层面来讲,我们还要努力!努力做到我们这些个体、这个团体对社会一个积极的促进! 我在走向发烧的最高境界这个方面走了个捷径,我从你们身上学到太多太多,我对你们充满尊敬! 10月10日夜,有感 老轨(百多位会员不一一列举,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