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实现了,实现了很久很久以来的一个愿望---下江南。 记得去年此时,我和张承正徜徉在美国西部隶属洛杉矶地区的海滨小镇,每天在学生们学习的时候,步行在通往镇中心的公路上,张承说:这不是大蓟县(天津有山的地方)嘛!是啊,其实,我们和很多发达国家之间相差的不是自然环境,而是人文。从那个时候,我更坚定了一直以来的理想---在有生之年,一定要走遍祖国大好河山。 江南是那样的令我迷恋,像梦境般的萦绕在我的心怀,想象中,她最应是伴着黄昏的斜阳,与古旧的笛筝相配的沉静,小桥、流水、人家,都完完全全的浸湿在水墨画中,深灰色的有着斑驳的船,美若天仙的身着淡彩裙衫的柔情少女,入夜的秦淮河岸飘来美妙的歌……一切的一切,都会引发我无边的怅惘。 如此美妙的景色,为什么不能和朋友一起共享呢?行前曾不断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一个人驾车游走,从前没有仔细想过,问得多了便静下来想了很多很多,是啊,人类属于群居的动物,离开群体往往会觉得孤单,可是人同时又是很复杂的,每一个人对于其他个体,既可以给予温暖也可以释放冷漠;既可以相互关爱,也可能相互伤害;身边可能是熟悉的陌生人,群体中可能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独处时也可能焕发出新的认识……于是乎,我习惯了在某些时候离开群体,不用再去在意是否因为自己不经意的言行伤害了他人,也不会因他人不经意的言行而伤害了自己,也许只有在自我放逐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此时真的成了一只自由翱翔的鸟,体会到天是高远的,风是和煦的,云是淡泊的…… 一个人驾车行走在高速公路上,前面是无比宽广,看不到边际的远方,身边的一切都向后退去,我只是一味的向前向前。隔离带中长满了大麦熟(壮宇朝颜,也不知道字写得对不对,管他呢。)它们一串串的在风中伫立着,有白的、红的、粉的和黄色的,花的形状酷似罂粟。说来也怪,大学时植物分类中很少有能记住的名称,唯独把它记住了,一来要感谢老师的一句:大麦收获的时候它就开花了,二来要感谢它那极富诗意的学名。路边的标示一个个的被掠过,许巍的富有节奏的吉他,伴着他那特有伤感,回荡在我的车厢里 …… 让一切喧嚣走远 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 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 看那晚霞盛开在天边 有一群向西归鸟 谁画出这天地又画下我和你 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谁让我们哭泣又给我们惊喜 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总是要说再见相聚又分离 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 …… 已经成了惯例,今天是出门的第一天,我又停留在德州的凯元温泉度假村(酒店),暂作休整,明天再开始我的行程…… 09年7月22日夜晚 自从第一次自驾去了山东,除去狂热地爱上了独行,还发现了一个附加的好处,那就是体会到了孙猴子们以水果为食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 记得07年的5月长假,自己第一次独自出行,每每是在酒店吃足了早餐,然后一跑就是一天,路上或是因为到了景点忙着照相忘记了吃饭,或是因为吃得不好还不如不吃,但是回来发现不仅人消瘦了些,更重要的是没有因为舟车劳作而上火,而且发现了草食动物的心情远比肉食动物好多了,少了很多的烦躁,因此,就保留了出行的惯例:早吃好,然后就是水果和蔬菜再加上牛奶,当然,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名吃也绝不能错过,如果能住下来,就尽量把品尝美味的时间安排在中午,哈哈,扯得有些远了。 早上饱食一顿之后,想想油箱里的油怕是不多了,上高速前得把油加满,因为要吸取上次出行的教训(回程时车到沧州服务区,加了一些油,结果油的质量不好,险些坏了车子),所以觉得,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应该尽量避开高诉公路上的加油站。靠近高速口的德州中国石化加油站原本有几个油泵,但是不知为什么只剩下一个在工作,没有关系,加好油最重要,于是,我规规矩矩的排在了第三位。加油的妹妹慢吞吞地工作着,一副百无聊赖的神情,等快到我的车时,驶来了一辆松花江,斜插在我的车前,妹妹顺势把油枪插到了小面包的油箱里,没等这辆车加完,一辆别克商务停在了加油泵的另一侧,我回头看看,后面倒也排上了三辆车,长着一副三角眼的小妹用眼角白了我的车牌照,不用我说怎么做的大家也能想象得出,当时间已经过去近20分钟,在又有一辆白轿车开到了对面的位置,她还想再不规矩时,我终于忍无可忍地教训了她(张大哥看到了一定会偷着乐,出门前还挖苦我说,崔老师一个人出去时怎麽办呢,就是喜欢教训人,总不能对着方向盘教训吧,我还回敬说,你以为我愿意管别人?我最烦别人管我,也烦管任何人!)。油倒是加了,一大早心情也坏了,许巍的歌也像我的心情一样越发的无可奈何。 一个多小时后到了济南服务区,该休息一下了,熄车后方便了一下,为了缓解一下沮丧,随便走进了超市。看到超市门口写着地图、畅销书、CD,便随口问了一下,你们这里有CD?都是很好的,放到汽车里都不错。售货小姐很热情地介绍,然后带我到柜台,因为小妹妹的热心,我倒不好意思了,从她尽力推荐的碟中要了两盘,一盘克莱德曼的钢琴,还有一盘国语老歌。一来为了多休息一会儿,二来也是为了吸取教训,我对她说:我能试听一下吗?可以啊,但是得先交钱。交过钱后,小妹妹把碟逐一放到CD机里,打开克拉德曼的第一张就不出声,我说,你看,有问题吧,我上次在少林寺就上过一当,本来想买佛乐路上听,结果上路后打开什么都听不到,没有办法补救,只能怪自己拜佛心不诚了。小妹妹不死心,说:看看其他的,已经开包了,也不好卖了,不行你不要这张,我让经理退掉。看着她踮着脚尖去换放在空调柜机顶上的盘,我逗她说,谁这么成心,把CD机放这么老高,故意让你够不着嘛,哎,只怪我的海拔矮了点。不矮了,挺好,他们都是傻骆驼。最后,经测试,只有克莱德曼最初的那一张出不来声,妹妹说:你少给我10块钱吧。没等她话音落地,我不假思索的说,行。她说,这么快就说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说:你希望我不同意?我同意了你就觉得自己吃亏啦?哈哈哈,我继续逗她,你就是吃亏了,29元的三张碟,我少要了一张,你退我10元不是吃亏了吗?出门时小妹妹一直送出门口。回到车上,系好安全带,把一张老歌放到音响里,原本黯然的心豁然明亮起来,想想早上的两个不同的女孩儿,给人的感觉是多么的不同,快乐的充满阳光的心情是会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的,甚至周围的空气都会变得新鲜。 汽车里的音响被我开的很大,伴着苏芮的《牵手》,我也成了车厢歌手,反正也没有人听见,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爱著相同的爱,梦著相同的梦,有着一样的悲伤和幸福,当誓言听得太多了,反而放心了无言的沉默,我们每一个人经过的事,走过的路无不影响着自己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和面对不同的人,处理不同事物的方式,,,,,,一路上,自己伴着歌声不停的进入角色,思考着,也变换着心情,听着辛晓琪的《味道》,不由得想起了高中同学聚会时必唱这首歌的闺密---春儿,听着张雨生的《大海》,想到了曾经默契的朋友或是恋人,一旦其中的一个先行走远,那么回首时,另一个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在原来的位置等待?听着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眼泪止不住地滑落下来,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能读懂别人的心,又有多少人靠近后能不掩藏真情呢?……就这样,一路听着,车子不知不觉出了山东,进入江苏,到了淮安…… 09年7月23日晚于淮安 出行前原打算在淮安歇一下脚,去看看韩信故里,然后直奔扬州,但是,上网查询了一下,才得知此地有一个皇家园林---清晏园,而且朋友建议,应该去周恩来纪念馆看一看。早上起来询问本地比较有名的菜馆,知道淮安人十分钟情于醉笑天和江南人家,那里有当地著名的淮扬菜---软豆长鱼、蒲菜,小龙虾,于是决定再多逗留一天。早上问清了清晏园、周恩来纪念馆、吴承恩故居,以及醉笑天酒家的位置,盘算着上午清晏园,中午美食一顿后,下午再奔总理纪念馆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故居,明早启程下扬州。 九点钟准时出发,按照会馆服务员介绍的路线,很快就到了淮安著名的大运河。虽然叫大运河,其实并不大,河岸两边长着高大且修整过的法国梧桐,的确另有一番风韵。我停下来,沿着大运河岸,很迅速的拍了几张风景照,转过头对路边、河岸的人们发生了兴趣,他们中多是手拿工具等活的水猫儿,三五成群地或靠在围堤上、或蹲在马路边,也有的下着自制的象棋。看到有的围坐在一起,远远的我以为他们在打扑克,走过去拍照时,其中有人很警觉地站起来马上离去,原来这群人是在用扑克掷筛子赌钱呢。是不是把我当成记者了呢?呵呵。不过,这里的民风到是很纯正,去河岸边拍照时,我忘记摇上汽车车窗了,回来时发现东西一点儿都没少。 淮安城不大,十点多钟到了清晏园。据记载清晏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是淮阴市保护的非常完好的古典建筑,也是中国漕运史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官宦园林。 买了门票进门后,发现左手是假山、莲池,右手边的长廊围了不少人,好不热闹。原来,不知道是哪家电视台正在拍片子,戏台中吹拉弹唱,一位身着红色长裙的娘子正行云流水,铿锵婉转,如果不是还有周围远远观看的人们,自己真的不知道是置身现代还是明朝。莫非,我也曾是这园中的小姐,每日里踱着云步,信手捻一两朵紫薇,用绸衫水袖半遮着颜面,惆怅过难言的心事?,,,,,,想着想着,不觉曲终人散,园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我沿着园内亭台、假山、曲径、长廊,独自一人漫步着,享受着园中难得的静谧,微风轻拂着水面,远远的,一位已知天命的男士在石凳上拉着二胡,曲调悠扬,更给这园子增加了几许逍遥和缠绵。 荷芳书院是这园中最为著名的部分,不知是不是像有的人所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此地时都要在此歇息,但是,我相信手握数大权的河督一定曾在此公干过,于是门两侧的对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此时便显得越发得庄严与厚重起来…… 从院子出来已近正午,照计划驱车来到了醉笑天(江南人家就在它的对面),这里不论客人多少,都是单间,我说:就一个人还不把我放在大厅里,太孤单了吧?引领的小姐一脸笑容,我们这里都是单间。我随着她来到2518房间,哈哈,里面还真不一样,很小的空间经过三面墙上镜子的折照,显得不很压抑,等小姐上菜的功夫,我也没闲着,拿出相机,咔嚓嚓给自己拍了几张照片,这一招儿曾在美国的学院里闲着没事时,对着图书馆的大玻璃窗用过,前几天又被水手网上的老林强化了一下,技术越发的娴熟。服务的小妹好奇的看着我,跑出去告诉众姐妹,呵呵,让她们取笑了。转眼间软豆长鱼上得桌来,哈哈,原来软豆即大蒜,长鱼乃黄鳝也。一会儿功夫,蒲菜也来了,是用大沙锅当着客人的面现做的,蒜末炝锅,配以肉和海鲜的末末,把像鲜白芦苇一样的茎炒得很娇嫩脆滑。我问小妹:为什么要用砂锅呢?妹妹告诉我,这样能很好的入味。原来如此,回家后,我也会用砂锅炒炒其他的菜品,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口边。。。。。。 下午的吴承恩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另叙,因为,太多感慨,如果写在这里,恐怕我此行就只能是宾馆写作了,还是多留出时间跑跑的好。 晚上,8点,想看看大运河的夜景。真有收获啊,运河前面的大广场人头攒动,路的两边停满了摩托车、电动车,这里的汽车还不是很满。我找个地方停下车来,拿着相机和独脚架,汇入了人群,记录着他(她)们随着音乐起舞的身影,马路对面的一个圆形水泥台儿周围也围坐着一些人,有拉的、弹的,当然更有唱的,感觉好像长久形成了马路广场演唱会,其中的人有认识的,也有路过随即停下来加入的,但是,彼此都很和气、亲切,没有隔阂,亲如一家。我不停地按动着手中的快门,想把这里的人,大运河的夜色留住,因为,我知道,眺望灯火阑珊中有着多少美丽的瞬间,令人留恋,而当五彩斑斓不再时,一切又将归于沉静……啊,难忘淮安,难忘这夜色,再见了,淮安,再见了,这迷人的夜,挥挥手,我将继续远行,不带走一丝遗憾,留给你所有的温情…… 09年7月24日凌晨于淮安、25正午于扬州 (为了诸位朋友能够身临其境,配以图片加以说明)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行前,并没有计划缜密的行程,为的是随性的走访想去的地方,随缘的邂逅(虽然人们总是将这个词用在男女之间,而我依然执着地推而广之)今生注定相遇的人。但是,扬州确是我此行的重要驿站。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扬州有着太多描绘,难免不使我没有理由就如此一往情深。喜欢扬州,最早源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虽然已是盛夏,但仍然很想知道,那听起来无比浪漫的烟花到底是什么模样,扬州的水真的是碧波浩瀚,驶向天际吗?喜欢扬州,还因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那飘然于桥上,明月下吹箫的,有着几分纤柔羞怯的玉人,与不曾凋零的秋草,都如此强烈地吸引着我想要触摸和靠近…… 昨天,一到扬州,便迫不及待地去拜访扬州八怪。纪念馆就在闹市中的一个巷子里,外面并不是很显眼,买票的时候看到导游的标价,10人以下30元。从前到各处,除去上次在西安骊山见一位貌不惊人的女导游在给前面的三口儿讲解时听得入迷,于是,提出来和他们共同付费以外,从未有自请导游的习惯。也许因为出于对八怪的崇拜,求知若渴,所以就付了银子,请来一位老师耐心讲解。这才知道八怪并非八位仙人,而是十五位;也并非都是扬州人,除去四位,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那就是为了横扫中国宫廷画坛上的“八股”之风,聚集到扬州。他们不拘泥于形式,不因循,开中国画坛之先河;他们敢于鞭挞和讽刺封建统治者,丑化道貌岸然的达官贵族,他们能如此的体恤民情、抨击时政;他们都有着宁折不弯的铮铮傲骨。正如其中的一位李鱓在诗中写到的:牡丹花下一枝梅,富贵穷酸共一堆。莫道牡丹真富贵,须知梅占百花魁。因此,他们被统治者以及所谓的正宗画派追随者们耻笑为“丑八怪”,扬州八怪便由此得名。 随着导游的讲解粗略的浏览之后,自己又重新回到每一个角落,想细细的品味并保留一些照片,在给金农居所拍照的时候遇到了一位退休的大爷。说大爷,实际可能是六十来岁。看到就我一个人,说:为什么一个人出来?我说,喜欢。因为这样可以思考很多东西。从纪念馆出来的时候,大爷也出来了,问我,你去看过千年唐槐了吗?我说,不知道啊。不远,我带你去。我们一起走着,不出50米,在一个楼群中间,看到了一棵古树。树的形状奇特在于只剩下外周的半圈薄薄的木质茎,而中间和另一半都没有了,即使是这样,上面仍然枝繁叶茂,而且,因为现在正是花季,一串串的槐花悬垂着,虽然已是千岁,但一点儿也不比年轻的槐树逊色。据大爷讲,此树很有灵性,文革时在大批的古迹被红卫兵破坏时,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是因为在他们放火想要烧掉它时,天空突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火被浇灭了,小将们害怕了,所以才被保留下来。大爷问我要不要拍照,我说不用了,我给您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吧。于是古树旁留下了萍水相逢,但在此时成为朋友大爷的身影…… 今早六点起床,收拾停当,出了酒店搭上一辆出租车,司机听说我要去瘦西湖,说,这个时候游人少了,是淡季,门票只要30元,三分之一的价钱很划算。我问他,游玩儿瘦西湖需要多长时间呢?五十分钟就可以啦呀,不大嘛,很小的咧。司机拉着我不到7点就来到久仰的瘦西湖。说实在的,乍一看并未觉得有什么倾国倾城之处,我沿着堤岸行走着,也在思索着,她的迷人之处究竟在哪里呢?走着走着,看到前面两位女子手提着提兜在湖边交谈,很熟悉,老相识的感觉,也许她们经常见面?其中的一位女子虽然已是中年,但是翠绿的绸衫,飘逸的白色绸裤显得很轻盈,看着她搭讪几句之后,径自向山林的方向走去,我便离开了堤岸,一路尾随着她,哈哈,原来这儿有这么茂密的树林,高大的树木,很大的一片,沿着林子走着,每每遇到林间空地,总能看到晨练的人们,而且,他们极有组织纪律,就好像在故乡的水上公园看到的滑旱冰的队伍一样。 这片林子恐怕是游人少走的路,幽静而深远,我充分享受着,一路上很少遇到游人。走着走着远远的看到一片竹林,林间小路上一位红衣女士独自一人在打着太极,那一招一式,起起落落无不显得悠悠的,我不停地按下快门。走近了看到女士结束了动作转身要走,我走过去问:您知道二十四桥怎么走吗?女士很热情地给我指路,说话中,我们都发现对方是北方人。我说,听口音您是东北人吧,在这里生活多少年了?十多年了。这里住得惯吗?没想到,我这一问,引发了大姐一番感慨:住不惯,天天想回家,天天回不去。回一趟一个人一千,两个人就两千。这儿里吃的,住得,人,都不习惯。咱们东北的大白菜多好吃啊,我一去菜市场对着那些菜们就来气,一下锅一抖水,茄子也不是咱们那儿的茄子,做不出那个味儿,而且他们卖的就是自家种的菜,这里的菜长得可快呢,称得时候还哆哆嗦嗦的,我就说,干啥呢?称金子呢!不像咱们东北,五毛钱,别称了,都拿去。冬天把人冷得不行,夏天又热得不行,别人都说这里好,可是我就是觉得没有咱们东北好……我说,那为什么不回去呢?孩子跟这儿呢,我们是退休以后来的,先租的房,然后也买房了,回不去了。孩子结婚了?两家关系好处吗?我们不跟他们来往,不一样,他们在外面说话声音嘤嘤的,可是在家里像个大叫驴似的,而且没出过门儿,井底之蛙,就觉得扬州好,出门儿就傻,不像咱们东北人,到哪儿都不怕……我又问:您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啊?女孩儿,要是男孩儿就放心了,自己闯去呗。我说,不住在一起吧,不住,就是为了有什么事立马就能见到,不给他们添麻烦,远远的看着就行了……说到这里,我分明看到了大姐眼里含着的泪光…… 因为这样走,所以错过了一些知名的景点,比如“长堤春柳最人迷”的著名景观---大虹桥。不过没有关系,随缘吧。一路走着,经过了徐园、五亭桥、白塔,也路过了熙春台、二十四桥,看树影婆婆,绿秀青烟,鸟的鸣叫和知了的歌唱反倒增添的几分安静;夏风袭来,物移景转,深深的呼吸,你会感到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的槐香,我时而凭栏而坐,看着粼粼的波光,时而驻足凝望,按动着手里快门儿,然而,任凭我如何记录也无法表达瘦西湖那宛若裙带飘扬,袅袅婷婷的束腰仙子般的婉约,这就是瘦西湖,此时,我终于感受到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以及“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的意境,难怪郑板桥在此书写下了千古绝唱------“歌吹古扬州”! 09年7月27日凌晨于扬州
又:早上起来,天下雨啦,是我们称之为毛毛的那种,,,,,, 另:图示照片整理中。 一样的细雨霏霏。所不同的是,昨天的雨中,我还徜徉在温婉、古朴,或者说还稍稍透着些许孤芳自赏的扬州,在饭店里吃早茶时饶有趣味地观赏着同桌七八十岁的老爷子们,看他们如何谈论国家大事,在个园听竹林伴着雨丝沙沙作响,在深宅大院、宫灯、隔扇与对拼的饭桌里去搜寻昔日的印迹。据说,那饭桌只有在丈夫回家时,才能成为完整的圆形,否则,家里只有女主人时,吃饭只能是半个月亮,,,,,,而今天同是蒙蒙之中,我已依偎在浩然之气的中山陵近旁,任自己无限遐思,时光飞驰,千年弹指一挥间,金陵的历代帝王似乎与我并不遥远,置身其中,我们又怎能不感叹时光似水易流走,岁月如风易飘逝呢…… 回首1997年,我执教于32中,学校组织黄山旅游,回程中的一站即南京,当时的南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处皆有历史的痕迹,不愧为六朝古都。不在于它建筑的宏伟,也不因为我们从小学就学过的课文---南京长江大桥,而是感觉这里的人比天津人少了几分世俗,多了几分质朴和儒雅。而且,还记得在中山陵第一次触发了的感触,那就是草木如此繁茂的地方风水一定不凡,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在检验并印证着,那次当大家全都登上392级台阶时,我没有上去,而是留下来看包了,一个秘密也没有向任何人说起:当时我想,这么好的地方不应该一个人登上去的,要留着这个机会和先生孩子一起来,那时我再登顶。 十二年后的今天,我又来了,仍然是一个人,只不过不再刻意的去追寻什么,设计什么,一切都如此顺理成章,一切都变得如此坦然,在这样的心境下,看那些梧桐依然饱经风雨,苍劲挺拔,中山陵依然气势磅礴。对于陵园牌坊上端端正正的两个字“博爱”,较之十二年前,我已有了深刻的理解,也知道了墓道两旁只有雪松,才配得上真正以“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先生,而在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逝世84年后的今天,“民主”、“民生”、“民权”依然是我们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 如果说昨天是南行以来最不走运的一天的话(早上一开车门,不小心头上碰了个包;中午从扬州到南京高速走的时间,和进入南京后找到预订酒店花了同样长的时间;晚上要去夫子庙,大雨滂沱中鬼打墙似的在南京环城高速上跑了一个多小时,险些回不来;夫子庙吃小吃打着伞,手里端着的莲藕糯米粥放在桌子上时撒了一半儿,,,,,,),那么今天,就可以说是走的时间最长,思考的时间最多的一天了。 想知道中山陵的琉璃瓦为什么是蓝色的?知道了它和国民党的青天白日的含义呼应,青色琉璃瓦代表普天之下皆为公有。想知道如此气宇轩昂的建筑是谁设计的?知道了生于天津,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年仅 33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因为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呕心沥血,36岁便英年早逝。在明孝陵看着神道两旁伫立的武士,想到了为什么武官的剑都是佩戴在身体的左侧呢?莫不是古人皆为左撇子?自己马上就想明白了,面对敌人,要想右手抽剑当然还是剑鞘在左边更方便的啦。看到明孝陵中新粉刷的墙面,无论颜色和质感都和历史如此的不匹配,设计者为什么就不能潜心研究一下历史、以及色彩带给人的感觉后再下手呢?原本古旧的主陵墙体加盖的新屋脊,如果做得不和谐还不如残破,胡乱完成了的东西,真的表明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吗?我宁要残败的真实,也不要虚假而不和谐的完整,想着想着,突然脚下一滑,摔了一个屁股蹾儿,哈哈哈哈哈,莫非我想得不对?。。。。。。 临行前,在大哥店里碰到了1957大哥,1957大哥说在江南,越是雨天越应该往外跑,那是出片子的最佳时刻,我记住了,所以,昨天的扬州个园,今天的雾雨中山陵,我都如法炮制了。当我在海拔158米的山顶回首山下时,烟雨蒙蒙,群雾缭绕,于是,便举起手中的相机,一张张的试着不同的光圈和速度,想尽可能地把所见景象再现给朋友们。这时,身边的一对操着河北口音的母女俩拌嘴,把我逗乐了:你看你,这是祖母照地,我给你照地就有雾气昭昭,你给我照地就母右照上雾气昭昭。谁说没照上雾气昭昭了?我看就有雾气昭昭,你非说没有雾气昭昭,我也没有办法。你咋总是捡我的毛病呢?下次不和你一起出来了。你以为呢,我也就这一次,,,,,,我认真的看着她们,笑了起来,那娘俩个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说:你看,我就一个人出来了,就知道一起出来一定会闹别扭,因为出来玩儿不想和人闹别扭,呵呵,,,,,, 下午回来的时候,本想到大名鼎鼎的秦淮河去看看(虽然十二年前去过),但是,现在的南京太大了,城市高速公路太发达了,隧道太多太长了,一旦进入误区,不让你找不到回家的路不罢休,哈哈哈,GPS也不管用啊,我竟然在高速上走了一个来回,在三条隧道里钻了六次,哈哈哈哈哈,,,,,,
09年7月28日 于金陵
admin最后编辑于2013-04-07 12:2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