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君临揖远客 玉女妆梳整翠环 ----观看《印象大红袍》 王以真 今年12月,有幸再游武夷山。努力攀登到天游山的顶峰,乘竹筏畅游九曲,拜访朱熹讲学的
武夷书院,寻访大红袍起源的几丛老树。我和朋友已形成一个慢游的习惯,缓缓的随心而 游。旅游好似看一本打开的书、读一首抒情的诗、听一首动人的曲。有限的空间可以无限的 睱想。面对朱熹的雕像,忽然想到文革,像朱熹这样的学者,文革中一定被打翻在地,再踏 上一只脚。而令人诡异的是,朱熹的诗句《万紫千红总是春》,却被不断的在各种文章中引
用,可以说是在文革引用频率最高的一句宋诗。这可以说是一个诗意的悖论。我想一切美好 的东西,包括美好的诗句是打不倒的。
游武夷山的另有一个重头戏,观看张艺谋等导演的《印象大红袍》。
我们各种节目看多了,会有一个判别标准。当然这个标准也是因人而异,我自己判
断“标准”有那么儿条: 故事情节有无动人之处?有无新意? 对白台词能否雅俗共赏、打动人心?
歌声歌曲是否动听?舞蹈是否优美?
演员演技是否高超?
音响、灯光、舞台布置是否恰到好处?与剧情能否珠联璧合?有无特色与创意?
演出能否使观众关注、兴奋、愉快、高兴?
编导能否高瞻远瞩,轻松带领观众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最后当剧终落幕时,观众是否会感到意犹未尽、兴奋不已、回味无穷?
当然全部达到这些,是不现实的。若能滿足一部分,就算不错。
看完《印象大红袍》,印象很好。对张艺谋这个创作团队的创造性,十分钦佩,这个节目有
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世界首创的可旋转观众席,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观众席据说有1988个座位,可作360度
旋转,5分钟可转一次。一位少女撑杆,观众如同乘船乘竹筏徐徐前进,目光所及,市井庭 院、楼台亭阁、青楼茶舍、茂林修竹、高山流水、…及各种人物活动。随着舞台的转动,观 众又进入一个跨越空间、穿过时光的旅游。在如梦似幻的灯光和烟雾映衬下,山峰、溪流、 茶园等实景若隐若现,使观众感觉游走在水墨画廊中。 我去过许多大小不一、有名的和无名的剧场,大多在舞台上下功夫,上下三层、游船流水、
灯光投影、精彩纷呈。其中有名的如无锡梵宫,其大剧场中之舞台可做360度旋转,已使人 叹为观止。 而《印象大红袍》剧场更跨越一大步,观众席可做360度旋转,应属世界第一的创意。按现
代科技发展的能力,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难(虽然做起来费时、费钱),但是能想到这个创 意就是很难很难了。我们要实观中国繁荣富强、民主和谐的中国梦,科技要有创新精神、艺 术要有创新精神、文化要有创新精神、生活要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是《印象大红袍》 的最大亮点。 《印象大红袍》的第二亮点是与观众的互动。 《印象大红袍》是借茶说山、说文化、说生活,突出一个和谐生活的理念,希望大家把烦
恼、抱怨、痛苦和郁闷都放下,喝杯茶,享受茶的宁静和谐,享受美好的生活。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
善。但是人们都很忙,忽略了很多东西。从大的方面讲,忽略了环境保护、造成河流污染、 天气霧霾…。 从个人方面讲,大家忙忙碌碌,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发财…。忘记了 休息、忘记了健康、忘记了看书、忘记了听音乐…。甚至于焦燥不安、烦闷抱怨。 《印象大红袍》 借主持人讲:
您把抱怨放下了吗?您把怀才不遇放下了吗?您把朝九晚五放下了吗?上午写材料,下午看
股票,晚上看报道,半夜一把安眠药,没工夫喝茶。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一技之长,没有 找到对象,没有车没有房,没有钱孝敬父母,没时间喝茶。上下班要挤地铁坐公车,回到家 还要洗衣服做饭,照顾生病的老人,陪着孩子做功课。终于忙完了,躺在床上,女士可能还 得琢磨着老公怎么还没有回来,哪有工夫喝茶呀。 “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印象•大红袍》是一部对现代都市人忙碌生活进行深刻反省的作
品”,导演王潮歌说,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对武夷山人悠闲自在的日常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思 考。
“放下即幸福,现代都市人应该多向武夷人学习。”这是王潮歌最想告诉观众的一句话。
你们都欢乐了吗。。?
您把烦闷放下了吗
您把苦痛放下了吗
您 把埋怨放下了吗
您 把烦闷苦恼放下了吗
当然说话、编剧、演戏相对容易,真要 在现实生活,让人们放下烦闷、放下痛苦、放下理
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编剧没有粉饰太平,迴避矛盾,他们也只需提出问题。如何解 决,要看每个观众自己的造化了。 节目接下来讲大王峰和玉女峰凄美的爱情故事,台词写得很美,灯光屏幕形成的背景也很
好。 有一段台词写到:
玉女:下一生 我会是朵云彩 不知会飘在哪里
大王:下一生 我会寻遍每一片天空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会认得出你
玉女:五百年 又五百年 只为一瞬间
大王:五百年 只为一瞬间
玉女:我 走了 去等下一个相见
大王:你 走了 我再等五百年
海枯了 我再挖一个海
石烂了 我重塑一个山
我让天地颠倒
我让星移斗转
只为等着
和你相见。
相见是可以的。但是亲近却不可能。1985年4月诗人顾城的父亲顾工游五夷山。写下了一首
《相恋的心山峰》: 相恋的山峰 永远不能亲近
在澄澈的溪涧里 有他俩的倒影
岁月年年在颤抖 日日夜夜在含情
旅游者永远年轻 散播着阵阵芳馨
在流动的竹筏上 发鬓拂揉着发鬓
人生是美好的,又会留下缺憾。世界是美好的,又不会完美。旅游、看戏、读诗、听乐、读
书、恩考…,让我们感爱人生的哲理:放下也是一种幸福。一个人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时 间、精力却是有限的。所以,做好最该做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方法了。
同样,追求也是无限的,但是也要很多条件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可能的。
所以,都要有放得下的心态。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