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王以真先生的文章之十:《四乐集》之“举起“声文化”之旗帜” [打印本页] |
|
作者:老轨
|
时间:2006-9-12 2:40:11
|
标题:王以真先生的文章之十:《四乐集》之“举起“声文化”之旗帜”
|
举起“声文化”之旗帜 王以真 最近有人撰文,上海传统音响沦为边缘化产品。什么叫边缘化? 说得通俗明白一点,边缘化就是靠边站。不论边缘化是不是好事,一个人、一件事很难永远处于中心状态。一场戏剧,有主角、配角、龙套…。主角也耍上场、下场,如果主角一直在舞台中心说唱,观众亦会厌烦。一桌筵席,再美味再昂贵的主菜亦是要端下去的。清代赵翼《论诗》云“李杜文章传千古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中国音响市场目前遭遇到许多困难。是坏事亦是好事,是困境正好重构出路。也给人们一个反思的机会。 我们是否可以从全新的角度、站在一个更高点、更宽的视野、从历史的纵深发展,来看音响问题,不只是音响器材的生产、销售、使用。而提出一个“声文化”的概念(从百度等搜不出相关条目,可判断是首次提出)。 详细、全面、准确论述“声文化”,非本短文的任务。我们可以先看看声文化的涵盖范畴: 声文化的社会范畴; 声文化的艺术范畴; 声文化的技术范畴; 声文化的市场范畴。 1、 声文化的社会范畴 声音有自然的声音,亦有人为的声音。自然界的种种声音,和人类接触就会赋于一种新的含意,即社会性和文化性。风声、雨声这种自然界最平常不过的声音,吹入人类社会就会发生变化、异化。“留得载荷听雨声”,雨声被赋于一种诗意。而雨打芭蕉则被编成著名的广东乐典。 同样是风声,到了杜甫草堂成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时雨声也变味,“雨脚如麻末断绝”。在东林书院,那烩炙人口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声、天下事、事事关心 自然界的风声、雨声,与人间的读书声交相辉印,汇集成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人文关怀,体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与远大抱负。 在一切动物中,只有人类有丰富、生动的语言。如《春秋》中,“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传达人类的喜、怒、哀、乐。既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亦是文化的载体。许多神话传说、民族历史、家族发展、部落变遷…,在文字没有出现以前,全靠语言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少小离家老大回”,变化和不变的都很多很多,“乡音未改鬓毛衰”。 细细追述起来,声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至社会生活的历史长河,无不与声文化相关。孔子早就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社会出现的种种噪声,令人厌烦。确与文化无关。但防止、屏蔽、消除噪声的环保意识,却是一种文化。 2、 声文化的艺术范畴 这方面几乎用解释,各种音乐都是一种声文化。各种歌唱,不论是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歌唱法、原生态唱法,都是用声音来表达旋律和歌词。 也不用说各种乐曲,宗教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摇滚乐…,都是借助乐器发出各种声音,来表达作曲家的情怀,抒发演奏者的激情,引起听者的共呜与联想。即使芭蕾、舞踏,尽管舞者三缄其口,伴奏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踢踏舞的脚步节奏,更是一道独特的听觉风景。 各种戏剧,离开声音亦是不可想像的。即使像“三义口”这样的哑剧,打击乐器声也需恰到好处时呈现。 像电影、电视这种光、电的艺术,声音也是不可或缺的。儿时看过无声电影,也是有背景音乐的,尽管它常常与电影情节并不相干。 而如雕塑、建筑与声音并无直接的关系,却常被称之为“凝固的旋律”“凝固的音乐”。这反过来可说明声文化的巨大张力与包容力。 3、 声文化的科技范畴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声文化登上快速列车。 录音技术的发展,使杜甫“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遗憾不在。真正使“声音”凝固,突破时间界限,使“声音”永远保存下去,直至宇宙涅槃。 电话、手机等发展,使声音传播摆脱了空问的桎梏。 科技发展形成的高保真放声系统、家庭影院系统、扩声系统…,并拥有一批爱好者。这些爱好者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有时热情奔效、热力四溢,有时销声匿迹、偃旗息鼓。在一个社会正在发展、改革的初级阶段、过渡阶段,出现这样那祥的问题,是在所难免。 由于快餐文化的冲击及其他一些原因,不但听音响的人少了,看电影、看戏、看书…的人都少了。如果我们从声文化的角度看,参照其他发达国家看,传统的高保真放声系统、家庭影院系统、扩声系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问。如美国有3000多个交响乐团,可以设想会有多少音响爱好者,在端典,几十万美元一套的音响在出售中。做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要有耐心等待声文化的发展,等待音响热高潮的出现。 4、 声文化的市场范畴 声文化自有巨大的市场,不论是演出市场,还是器材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声文化的发展推动市场的发展,而市场的发展会有更多物质力量推功声文化的发展。
本主题是移动主题,来自乐舞人生--admin
|
|
|
欢迎光临:水手唱片音响(http://www.tjidc.net) Powered by CP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