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搜索 | 首页 | 帮助 | 在线 | 回收站 | |
水手唱片音响 ==> 杂谈专区 ==> 乐舞人生 ==> 乱谈 由一张CD译名所想到的
版主:老轨
乱谈 由一张CD译名所想到的 人气:1096 回复: 0
  帅哥哟,离线  开宝马卖土豆 No.1 乱谈 由一张CD译名所想到的
 
 

 等级:英雄
 威望:0
 发贴:655
 经验:1357
 财产:1357
 魅力:1357
 注册:2006-7-1

Upload picture:
view big picture
最初看到这张被国内媒体称为“经典歌剧录音精选”时我不禁哑然失笑,因为国内的媒体将其翻译为“经典歌剧录音精选”,这种翻译是极其错误的。这张CD是其实是帕瓦洛蒂为罗马天主教而唱的圣咏集萃,CD中收录的大都是许多著名作曲家创作的经典的宗教圣咏,比如巴赫、古诺的圣母颂,舒伯特的圣母颂,法兰克的天国的食粮等著名作品。但国内的这些专家学者的官方翻译实在牛头不对马嘴。
由此又让我想到另外几件与此类似的事情:
一件是前段时间意大利足球闹出电话丑闻时,一个相关责任人跳楼自杀,国内所有媒体报道时说,此人自杀时候手里紧捏着玫瑰花。我当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跳楼要捏着玫瑰花呢?难道外国人死时都要浪漫一下?后来我看了国外官方媒体的报道才发现,原来这件事是我们国内媒体犯的一个集体谬误。怎么说?因为在英文里ROSE不仅有玫瑰花的意思,还有个意思就是玫瑰念珠的意思。玫瑰念珠是天主教徒用来念玫瑰经向圣母玛利亚祈祷时用的物品,如真是玫瑰念珠,那一切就说得通了。他死时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而且天主教徒是不允许自杀的,所以才拿着念珠祈祷,最后跳楼自杀。但国内媒体却将其翻译为捏着玫瑰花跳楼自杀,实在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另一件事就是网上说近期北京市政府决定着手治理公共标牌上错误翻译、滥用英文现象的事情。且不说国内其他城市,光就首都北京,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英文牌子比比皆是。比如说,北京国际机场的紧急出口上标有"平时禁止入内"的牌子,对照英文却写成“No entry on peacetime”(和平时期禁止入内)。还有北京有个中华民族园,是个介绍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公园,牌子上的英文却被不知是有意无意地写成“Racist Park”(种族主义公园)。 如今去北京的国际商贾、学者、游人何止成千上万,一些驻京的外国人甚至在网上开办了专门收集北京各处错误英文的网页,浏览人甚多,已经成为不少驻华外国人茶余饭后的一大笑料来源。也许是使用电子翻译器的缘故,一些中文标牌上干湿的“干”字,不时被翻译成英语中很不文雅的"****",连小学生都知道的英文里粗话。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来到中国的游客估计绝大多数都希望能品尝一下地道的中餐。
不过,如果初来乍到,不了解中国餐馆菜谱上的英文多数是从中文菜名中词不达意、错误翻译而来,那么不少人估计会吓上一跳。 不少菜谱把"铁板牛肉"翻译成"有皱纹的铁牛肉"(Corrugated iron beef);怎么样?试试牙口如何? 一些菜谱竟把"宫保鸡丁"翻译成"公家虐待鸡"(Government abuse chicken);而"生鱼块"成了"砍那陌生的鱼"(Chop the strange fish)。
唉,也难怪人家洋人总指责我们没人权,还虐待动物。其实我国精通洋文的人数应该不少,现在连小学都设立了英语课,但怎么这些笑话还是层出不穷?看来,解决这些事情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不仅仅只是一味的要求所谓精通洋文,最重要的是对人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早晨起床时做了几个俯卧撑,然后被家里支去打酱油,打完酱油后与小朋友一起玩躲猫猫……
2006-10-22 20:32:21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提升 | 锁定 | 解锁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取消总固顶/固顶 | 奖励/惩罚 | 加入精华 | 取消精华 | 发布公告 | 修复统计
跳转到:

显示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收藏主题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水手唱片音响 立场无关
Powered by CPB CPB2.0 ©2002-2004
Processed in 125.000ms quer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