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道讲故事,讲的嘛故事?而后便循环往复下去…… 我们每一个人一定不会忘记小的时候,我们的祖祖辈辈就是这样口口相传,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长大后,我知道了有庙还有寺;有老道且有和尚,庙之于道与寺之于佛,皆为修行者之居所,慢慢的在众人眼中,和尚与道士便成了道与佛的化身……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便崇尚道与佛,寺庙往往置身于名山大川之间,而且往往是有庙(庵)便有寺。古之皇帝有兴佛的还有灭佛的,使得老百姓的信仰也随之变迁动荡,直至文革对四旧的彻底砸烂,使得举国上下民众的灵魂没有了归属,我,也是其中飘游着的一份子…… 因为喜欢独自旅行,所以总难免于群山峻岭间拜谒寺庙,今春,皈依了密宗的先生曾带儿子和外甥从宁波转道普陀,去了天童寺,回来带给我一本关于天童寺的影集,那神山古刹的清幽与庄严,引我此番前来亲眼一见,果然不凡! 关于宁波天童禅寺的始建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晋永康年间,僧人义兴云游至此,结茅诵经,玉帝命太白金星下凡化为童子侍候供奉,遂有太白山和天童寺。唐至德二年,寺从古天童徙至今址,历经毁建,迄今仍规模宏伟,殿、堂、楼、阁数百邻里。加之天童森林公园林海苍莽,历代均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王安石游天童曾留下: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溪深树密无人处,惟有幽花度水香。其意境何其美妙! 小女子算不上文人,只不过喜欢人文罢了,2014届高考过后忙里偷闲,照例身背相机行走天下,于镜头中体会凡人世界、体会生活的美好,镜头之所及皆为心目之所及,如此记录此生,不亦乐乎?! 1、二十里古香道 据寺志记载,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住持清闲禅师欲建斋堂,伐木于山巅,苦于运输,因设斋于峰,祈求天助。顿时天降大雨,泉水涧溢,浮载伐木,迅达其所,遂成广厦。为谢天恩,继与寺院僧人昙德植夹道松二十里,山径成荫,成天童特有之景观。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信徒虔诚的进香之道。
Upload picture:

2、相会有缘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3、静谧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4、生平第一次看到长在树上的杨梅、还有如此硕大的广玉兰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5、他不会写字,后来我知道他叫徐文洋。在去天童寺的路上,看到我拍蝴蝶,正在给树木大药的他主动和我打招呼,而且很想拍照,末了在我询问住址想寄给他时,来了协警,神色严肃,打断了我们的对话,他讪讪的走开了。我在想: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以什么为标准?应该是每一个人都真正的拥有尊严!
Upload picture:
 Upload picture:

6、路标 从文字的种类看,来这里的韩国人应该不在少数,,,,,,
Upload picture:
 7、庆粉 寺院里的三位义工在硕大的广玉兰树下干什么?不解释,你懂的,,,,,,
Upload pic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