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搜索 | 首页 | 帮助 | 在线 | 回收站 | |
水手唱片音响 ==> 水手摄影论坛 ==> 水手自助摄影吧 ==> [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版主:老邻居 菜农
[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人气:699 回复: 8
  帅哥哟,离线  军统 No.1 [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等级:弓剑手
 威望:0
 发贴:330
 经验:784
 财产:784
 魅力:784
 注册:2011-6-21
近期本人将转发一些自认为比较好的摄影文章,供各位影友参考和学习,以求共同进步。

【本文转自博联社】作者:王富春

摄影是不是艺术,依我看,答案很简单,就是不要将艺术与技术混为一谈。你说,油画是不是艺术?国画是不是艺术?版画是不是艺术?书法是不是艺术?从绘画技法方面讲,它们也不是艺术,是过程、技法,是制作艺术的方法。它们都不是艺术,但是它们制作出来的客体才是艺术。艺术家通过这些技法将本身的观念、主观意识变为视觉,转换为“物体性的现实”,此时艺术品就产生了。艺术家有可能应用多个技法来呈现他的主观意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王富春 图/文


“摄影不是艺术”,这话听起来有点大逆不道。但我写这篇博文并不是质疑摄影是否是艺术,只是想粗略地探讨一下摄影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相关问题,算是抛砖引玉吧。
这次去台湾,在台湾台北诚品书店我买了几本关于摄影的书,其中一本是章光和的《摄影不是艺术》。翻看这本书,我看主要是列举一些艺术家透过摄影与影像合成的例子来说明摄影和艺术的关联性,罗兰.巴特《明室》(Camera Lucida) 的观念下,探讨摄影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整本书一直在探讨摄影和艺术之间的矛盾,充满许多哲学性的哲理。[1]

摄影发展到今天,已经多多少少超出了原本单纯的摄影范畴,特别是数码摄影以后,摄影的后期处理PS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完全可以糅合摄影的各种元素,通过设计,创意,组合,意境,幻觉,梦景,创造出无限遐想的主题艺术作品。有人认为,电脑绘画合成,也就是所谓的“创意摄影”,无疑应该成为艺术,但摄影不是,摄影只是电脑绘画合成的工具和元素。好像巴特“曾在此”的观点,仿佛不复存在了。 [2]

其实,摄影是不是艺术这个问题早在1839年摄影刚发明时,就引起当时艺坛如新古典主义、 浪漫派、写实主义等艺术潮流的争议。摄影无法被接受为艺术的原因可能是太写实,太过于依赖机械、太不具备艺术家的人性投入与主观性的发挥,所以不被传统艺术家所认同。
持“技术不等于艺术”的观点的人认为,摄影就其本身而言,与绘画,雕塑,电影,戏曲,歌曲甚至建筑园林来比,都无法称之为艺术,最多是一门技术。[3]
摄影是不是艺术,依我看,答案很简单,就是不要将艺术与技术混为一谈。你说,油画是不是艺术?国画是不是艺术?版画是不是艺术?书法是不是艺术?从绘画技法方面讲,它们也不是艺术,是过程、技法,是制作艺术的方法。它们都不是艺术,但是它们制作出来的客体才是艺术。艺术家通过这些技法将本身的观念、主观意识变为视觉,转换为“物体性的现实”,此时艺术品就产生了。艺术家有可能应用多个技法来呈现他的主观意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引申到摄影家制作一张照片的技术就是像画家用画笔、颜料作画一样,不过是用相机和光线而已。也就是说,画家使用的技法和摄影家使用的照相技术并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艺术品必须是独立自主的,使之成为艺术品的方法并非要艺术性。

艺术是什么?词典上的定义:“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3]
对于摄影,还有的人只认为,在数码进步时代,只你按下快门,就会拍出照片来。如果你运气好,没准儿还能拍出一幅好作品来。并说这种现象在摄影界时有发生,而在其他艺术门类中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如书法,一个人踏踏实实练上五年,也不可能把字能挂上墙,成为其艺术作品。

是的,摄影的技术性很强,我们想表现的东西,一定要靠这些技术来完成。而现在数码技术的进步,好像不需要你控制相机,一切技术问题都由相机替你去完成,人仿佛成了相机的组成部分了,“按快门”就行了。最近,苹果公司乔布斯在发布会上说,苹果让iphone在很短的时间内拍摄三张照片,分别是过曝、正常和欠曝的,然后将三张照片合成一张照片,保留了高光的细节,也保留了暗部的细节。这就是大家知道的HDR(高动态宽容度照片),高级的单反相机都有,尼康D3可以连拍9张,后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HDR。还有索尼全景连拍功能,实现了卡片机也能10张全景拍摄、相机内部合成,使得连拍全景是那样的简单。我记得有人曾经对我说,目前世界上就是有两类人,“聪明人”和“傻子”,“聪明人”在不断地“发明”“制作”,“傻子”在跟着“玩”,不需要更多的“IQ”。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不赞成这种观点。
我想数码时代的技术进步,能使大家都能方便的拍照,摄影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不能使大家都能成为摄影家。摄影是由技术和艺术两大块组成,这两样都是很不容易的。离开了摄影技术和技巧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任何绝妙的构思都是无法实现的。在胶片时代是这样,我学摄影是从暗房学起的,但那时更多是要积累经验。数码时代,摄影技术表面上好像简单了,但是我认为更加复杂化了,摄影家不但要熟悉手中的相机,还要掌控电脑和电脑软件,有成熟的后期能力,所以数码时代更需要人和相机和电脑的密切配合。我一向认为,摄影是技术,更是艺术,摄影不是能够学会的,和开车一样,是“悟”出来的,是需要有志人穷其一生去琢磨、研究、探索、实践。学会摄影的技术技巧那只是基本,我所说的影在心中,需要像佛教所说的“悟”,什么时候影像中有了自我,才算达到一个高的境界。


摄影艺术是光与影的造型艺术,一个成功的摄影家,他的一幅幅的优秀摄影佳作,都离不开光的塑造和表现。虽然你需要相机以及适当的镜头和附件,才能捕捉所见到的主题,要记住“拍摄者是人而非相机”,“相机是双向拍摄”的道理,在拍摄主题的当时,也拍摄了你自己的一部分。
摄影艺术创作总是按照摄影家独特的方式审视被摄对象,对被摄对象进行审美改造和艺术加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进自己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当你从相机的取景器向外看,观察并框住你要拍摄的主题时,如果你能意识到你所表现的情感、情绪、态度和精力都反映主题的脸上和眼睛中,那你就会拍出一张好照片。摄影艺术的魅力在于摄影家对光的理解,对想表达的主题所呈现出的深度思考。因而,拍摄的摄影艺术形象都凝聚着摄影家主体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当审美主体直观到自身的情感时,才能因满足而获得美感,才能“情景交融”和“情理交织”,呈现为一种在有限画面中表现出无限理性外延的意境。
现在,很多人对数码这个新东西感到惶恐。就象摄影刚诞生的时候,很多传统画家感到惶恐不安一样,因为一种熟悉的均衡被打破了,一种相近的表现手段出现了。数码摄影是摄影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是摄影技术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给传统摄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是技术上的改变,电子储存器件代替了银盐感光材料,随之带来了电脑暗房取代了传统暗房,电子取景屏代替了单眼取景器目镜,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技术的操作更为简便。


我相信将来的人们使用数码相机就象使用手机一样普通。但是这种普及,并不会改变摄影的本质。任何一种艺术表现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再高级的数码设照相机也帮助不了你能成为亚当斯,成为斯皮尔勃格,成为张艺谋。可能一个偶然的瞬间,会出现佳作。但是,不是所有拍的照片都能成为艺术作品。这和画画一样,不是所有的画画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同样都是画画,老画家的绘画就能够称为艺术,这似乎是没有疑问的。随便一个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能够称为艺术吗?这似乎有很多人是不赞同的。只有当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才会称其为艺术。要记住,几棵树,几朵云,几个人,并不能产生一副名作。任何名作,包括名家,都是要经过时间磨练的。
一个摄影者,都要有一个从拿起相机简单的拍摄到而非简单拍摄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从自然王国到必然王国”的转变吧。特别是数码相机的出现,拍摄不需要胶卷,特别是大容量的卡的出现,拍摄数量对拍摄者的约束越来越小了,拿起相机就拍好像成了拍摄者的习惯了。我认为,摄影不仅仅有趣,也是表现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我现在拍摄,不是简单拿起相机就拍,构思场景,然后设置曝光度和焦点,是要花心思构思的。拍摄时,要掌控张数,最多拍3张。其实,一张好作品需要你了解、理解对象,有出色的构图,有创意的剪裁,有正确的焦点和曝光,有你能控制的光线,玩转你的相机的能力和经验。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呀。
数码化与全球化相伴而来,改变了人类的文化与生存空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为摄影艺术与艺术摄影创造了无限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不光带来的照相器材的更新换代,更带来了摄影艺术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摄影习惯、摄影方式、观看方式被动摇,随之而来的是摄影艺术的表现语言、创作观念、创作手法、阅读方式的根本性的变革。数码时代摄影本质的改变,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摄影观念,摄影不但可以记录真实世界,也可以无中生有,创造出一个主观的图像。摄影已从“照相”演变成了“造相”再演变为子虚乌有的“虚相”。由此可见,数码时代,摄影艺术家在提高数码技术技能的同时,应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艺术作品的飞跃。但最需要指出的是:数码时代的摄影艺术创作,技术不是决定艺术品高低的标准,艺术家的艺术素养与作品的思想内涵才是摄影艺术创作的真谛。[4]

我还发现,透过摄影发展史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摄影已经由一个单纯的历史影像记录物件,渐渐地变为艺术品过程。在传统摄影中,摄影依然是一个独特细致的手工艺品,虽然它能够复制和拷贝,但绝不是工业产品。当今进入后现代之后,传统摄影的价值观受到瓦解,同时前卫艺术潮流中摄影短小轻薄、如实记录的特性,将摄影用于观念艺术、地景艺术、表演艺术上,使得摄影无形间增加了新鲜血液,有了不同的观念与艺术特性。[5]
综上,我认为,摄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如果认为摄影使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就定义“摄影不是艺术”, 这与传统的绘画、书法的理念也是相驳的,用笔的是艺术,用照相机就不是艺术,那么用电脑绘画和合成的又是什么?不论绘画和摄影,工具不是主要的,这里的“人”才是艺术创造的主体。“笔”到处都有,但又多少人用它画出、写出艺术作品,成为画家、书法家和作家呢!2

2012-1-17 10:18:58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美女哟,离线  茜茜公主 No.2 Re:[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等级:僧侣
 威望:0
 发贴:4039
 经验:9436
 财产:9436
 魅力:9436
 注册:2008-1-27
作者还是将摄影归入艺术范畴了。

摄影因其形式多样,使人们对其是否属于艺术产生了分歧,我觉得摄影既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创作,也可以作为一种工具,真实不参杂任何个人主观情绪的记录每一个人和事。

2012-1-17 23:36:55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军统 No.3 Re:[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等级:弓剑手
 威望:0
 发贴:330
 经验:784
 财产:784
 魅力:784
 注册:2011-6-21
Quote:
茜茜公主在2012-01-17 23:36:55说道:
作者还是将摄影归入艺术范畴了。

摄影因其形式多样,使人们对其是否属于艺术产生了分歧,我觉得摄影既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创作,也可以作为一种工具,真实不参杂任何个人主观情绪的记录每一个人和事。


摄影是过程,如果拍出的是艺术作品,则可以称为艺术,如果不是艺术作品,那只是摄影;就就像写字一样。不知领悟的对否?

2012-1-18 7:27:26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fim一听钟情 No.4 Re:[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等级:剑士
 威望:0
 发贴:1161
 经验:2347
 财产:2347
 魅力:2347
 注册:2008-11-8
对我来说,摄影就是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自娱自乐。是否艺术无所谓,只要好玩快乐就行。

fim一听钟情最后编辑于2012-01-20 9:16:39
2012-1-20 9:16:14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123456 No.5 Re:[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等级:神射手
 威望:0
 发贴:935
 经验:1929
 财产:1929
 魅力:1929
 注册:2010-5-18
摄影有很强的娱乐性。随着门槛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大众化。判读的标准越来越多元。这里面就有高低优劣之分了。于是又带出一个既要兼容互补又要摈弃批判的难题。漫漫心路啊。。。。。


2012-1-20 11:16:28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美女哟,离线  茜茜公主 No.6 Re:[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等级:僧侣
 威望:0
 发贴:4039
 经验:9436
 财产:9436
 魅力:9436
 注册:2008-1-27
Quote:
军统在2012-01-18 7:27:26说道:
Quote:
茜茜公主在2012-01-17 23:36:55说道:
作者还是将摄影归入艺术范畴了。

摄影因其形式多样,使人们对其是否属于艺术产生了分歧,我觉得摄影既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创作,也可以作为一种工具,真实不参杂任何个人主观情绪的记录每一个人和事。


摄影是过程,如果拍出的是艺术作品,则可以称为艺术,如果不是艺术作品,那只是摄影;就就像写字一样。不知领悟的对否?


艺术是什么?我到现在也不是很清楚,关键在于它属于人文范畴而非科学范畴,自然界最为变化莫测的就是人了,人心、人的认识、人的灵魂,,,所以,我说不好什么是艺术,但是只是感觉它应该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普遍性的东西,所以,无论什么技能,超出大众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准,我都把它看做艺术,哈哈哈哈哈

2012-1-20 13:54:17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fim一听钟情 No.7 Re:[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等级:剑士
 威望:0
 发贴:1161
 经验:2347
 财产:2347
 魅力:2347
 注册:2008-11-8
愚以为,艺术一定有感性的成分,感性成分的多少和作品的难以理解程度成正比。感性的最高境界就是作品只有作者自己才能理解。可以想象,纯理性的人,拍的照片会是什么样子。感性意味着不确定性,无规则或者少规则,或不遵守规则;艺术需要经常改变,创新,不重复。艺术需要想象力。 在一个固定的规则里重复运行,那可能是一个程序;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创作,那可能是盖一栋楼。

创新首先要颠覆。

理论上,一个优秀作品,作者的理念需要超越一切规则的限制:自然的,社会的,法律的,也就是说,艺术创作不应该有任何规则,框架的限制,才能最大化一个人的想象力.所以,艺术经常超越现实,不符合现有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则,道德尺度。但艺术品反过来又激发人们的颠覆式思考,创造出新的产品,推动社会进步。这样就回答了一些理性的人常常会问的:‘艺术有什么用?’。一个汽车工程师很难想象到还有一种交通工具可以在天上飞,而且比汽车快很多,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大自然的艺术作品:鸟。而由飞机到火箭又是另一个飞跃。人类就是在这些不断的颠覆,创新中进步。

有时,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到了一个阶段,很难再提高,就是因为他给自己创造了一整套无形中默默遵守的规则。要更进一步,就要打破它。打破它,就能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个时候,粉丝也会成几何级数减少。国际标舞,喜欢的人,会跳的人很多;芭蕾的难度成几何级数增长,欣赏人群反比例减少;现代舞则更进一步。高处不胜寒。当作品只有作者自己能理解的时候,作者超越人类,已修炼为妖,常人看到的是一个人的疯癫状态。有人天赋极高,天生妖气很重,如莫扎特,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亦有天赋为常人,妖气一般,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修炼成为妖:如贝多芬。一个艺术家成熟的过程就是他不断的颠覆自己,不断疯癫,最终修炼为妖的过程。

人类失去想象力,未来将会怎样?
没有艺术,人类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规则的制定和遵守就留给理性的人吧,因为他们高度依赖这些,对他们而言,没有规则意味着一个已经颠覆,崩溃的世界。

艺术家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想到哪,就写到哪里,语言混乱,让各位老师见笑了。

fim一听钟情最后编辑于2012-01-21 1:25:24

2012-1-20 23:30:22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美女哟,离线  茜茜公主 No.8 Re:[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等级:僧侣
 威望:0
 发贴:4039
 经验:9436
 财产:9436
 魅力:9436
 注册:2008-1-27
“有人天赋极高,天生妖气很重,如莫扎特,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亦有天赋为常人,妖气一般,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修炼成为妖:如贝多芬。一个艺术家成熟的过程就是他不断的颠覆自己,不断疯癫,最终修炼为妖的过程。”

很有独创性的观点,他们都是“妖”,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


2012-1-21 16:52:15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帅哥哟,离线  军统 No.9 Re:[转帖]“摄影不是艺术”之我见
 
 

 等级:弓剑手
 威望:0
 发贴:330
 经验:784
 财产:784
 魅力:784
 注册:2011-6-21
Quote:
fim一听钟情在2012-01-20 23:30:22说道:
愚以为,艺术一定有感性的成分,感性成分的多少和作品的难以理解程度成正比。感性的最高境界就是作品只有作者自己才能理解。可以想象,纯理性的人,拍的照片会是什么样子。感性意味着不确定性,无规则或者少规则,或不遵守规则;艺术需要经常改变,创新,不重复。艺术需要想象力。 在一个固定的规则里重复运行,那可能是一个程序;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创作,那可能是盖一栋楼。

创新首先要颠覆。

理论上,一个优秀作品,作者的理念需要超越一切规则的限制:自然的,社会的,法律的,也就是说,艺术创作不应该有任何规则,框架的限制,才能最大化一个人的想象力.所以,艺术经常超越现实,不符合现有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则,道德尺度。但艺术品反过来又激发人们的颠覆式思考,创造出新的产品,推动社会进步。这样就回答了一些理性的人常常会问的:‘艺术有什么用?’。一个汽车工程师很难想象到还有一种交通工具可以在天上飞,而且比汽车快很多,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大自然的艺术作品:鸟。而由飞机到火箭又是另一个飞跃。人类就是在这些不断的颠覆,创新中进步。

有时,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到了一个阶段,很难再提高,就是因为他给自己创造了一整套无形中默默遵守的规则。要更进一步,就要打破它。打破它,就能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个时候,粉丝也会成几何级数减少。国际标舞,喜欢的人,会跳的人很多;芭蕾的难度成几何级数增长,欣赏人群反比例减少;现代舞则更进一步。高处不胜寒。当作品只有作者自己能理解的时候,作者超越人类,已修炼为妖,常人看到的是一个人的疯癫状态。有人天赋极高,天生妖气很重,如莫扎特,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亦有天赋为常人,妖气一般,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修炼成为妖:如贝多芬。一个艺术家成熟的过程就是他不断的颠覆自己,不断疯癫,最终修炼为妖的过程。

人类失去想象力,未来将会怎样?
没有艺术,人类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规则的制定和遵守就留给理性的人吧,因为他们高度依赖这些,对他们而言,没有规则意味着一个已经颠覆,崩溃的世界。

艺术家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想到哪,就写到哪里,语言混乱,让各位老师见笑了。


老师说的太精辟了,世间有几人能成“妖”,又有几人能成“仙”,大众的就不艺术;艺术的就不大众,这绝对是真的。

2012-2-1 16:27:45
查看资料发短信发email搜索发贴编辑本贴引用本贴回复投诉本贴删除本贴
[ 1 ] ..Pages:1/1Page P:15 Total:8
提升 | 锁定 | 解锁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取消总固顶/固顶 | 奖励/惩罚 | 加入精华 | 取消精华 | 发布公告 | 修复统计
跳转到:

显示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收藏主题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水手唱片音响 立场无关
Powered by CPB CPB2.0 ©2002-2004
Processed in 421.875ms quer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