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确实引起了一些回忆: 1、我儿子出生后三个月,我就用这种车子送他上保育院,是当时我们单位旁边红旗毛纺厂的保育院,纺织厂
女工多,有收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托儿所,不像现在,四个老人看着,妈妈歇上一年。结果不到一周,得了肺炎 ,又另想辙。换了另外一个托儿户,每天也是骑这种车子。 车子的那个斗儿是单位的同事孩子大了后送给我的,我后来又送给别人,再后来就没人骑这种车了。 一岁多,孩子在里面能站起来,流着口水戴着小军帽冲着车外指指画画,有点巴顿将军在前线的感觉,可 惜没留下照片。 儿子那时的照片 2、那时天津的大姑娘小媳妇儿着装很多都是大红大绿,非常醒目,过年过节也一定要头上插上绢花什么的
,离开天津10年,79年我刚从外地回到天津,感觉很那个。过了三年在北京读书,每到节假日回家,在火 车站,看到的红裤绿袄插着头花,十有八九是天津老乡,外地同学打趣过这种现象,咱心里也觉得有些“侉 ”,以后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了,慢慢也接受了,尤其是近些年,这样的“侉”打扮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你 再也看不到大年初二一家三口,女的红裤绿袄插头花、男的呢大衣礼服帽红领带叼着烟带着孩子提着点心 站在雪地里等着黄大发的景象了,写到这时心头微微一颤、很是怀念! Upload picture:

老轨最后编辑于2012-11-13 12:2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