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转帖]有什么“不一样” [打印本页]

作者:军统 时间:2012-1-30 9:56:22 标题:[转帖]有什么“不一样”
【原作者:藏策】

色影无忌是一个以摄影器材发烧友为主体的大网站,国内甚至港澳台的器材牛人大多聚集于此。不过在近一两年内,无忌开始了向严肃摄影的华丽转身,这次在无忌十周年之际推出的《不一样的风景》,更是将这一转身推向了极致。

无忌是以征稿的形式选出参展作品的,各路摄影人参选之踊跃出人意料,而尘埃落定后的争议更是此起彼伏,其中凸显了不同的摄影观念间的大碰撞……摄影界一向认为糖水片是只重俗艳形式而缺乏人文力度的绣花枕头,殊不料无忌网友对《不一样的风景》入选作品的评价竟也是“玩弄形式”……这真是以彼之道还诸彼身了。到底什么是“形式”?

参展摄影师劳魔以艺术启蒙者的姿态,在网上“舌战群儒”,企图以艺术的“风景”去教化糖水的“风光”,然而收效甚微,倒是他孤军奋战的姿态,成为了一大风景。

我关注这个硝烟弥漫的帖子很久了,我认为这是无忌史上的第一牛帖!

谁对谁错的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不关心,我关心的倒是其背后的大众文化生态。

首先可以试想,如果不是专家评选,而是以更加所谓“民主”的方式,比如网友投票来选,那最后的结果还会是这个“不一样”吗?肯定不是的,我太了解网友们的口味了,像柔软之类的摄影师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结果一定是会拍风光的“柔软们”入选。也许只有这样网友们才不会说自己“被无忌”了。

由此再去思考备受摄影界诟病的所谓“中摄协标准”的各种影赛影展,就会发现问题变得复杂了,因为如果简单地以“民主”论,“中摄协标准”可能反而会在无忌赢得更多的选票。

于是劳魔的孤军奋战乃成为了一个隐喻。艺术注定是孤独的,注定不可能是大众的。

劳魔就像是与风车作战的唐·吉诃德。他所挑战的风车是什么?其实不是什么艺术不艺术,而是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国内学界引入“大众文化研究”已经N多年了,却只停留在口头上说说。我以为这次的无忌论争就是个绝好的大众文化研究案例,是非常值得去深入“研究”的。

艺术,永远都不可能替代大众文化,无论艺术家去怎样启蒙、普及、教化……都不行。就如卡拉OK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当帕瓦罗蒂。

然而糖水的口味又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这其实才是个真正的问题。

“不一样”在哪里?语言,语言,还是语言

我在发言中提到的第三点,讲的是“不一样”的关键:“不一样”就不一样在了“语言”上。

为什么争论的双方都指责对方“玩弄形式”?形式到底是什么东西?形式其实就是语言,就是话语方式。

以往简单地把摄影语言理解成了光影、构图、点线面,于是深受“沙龙摄影”影响的糖水片被认为是过分追求摄影语言,而忽略了摄影的社会责任。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难道那些强调了社会责任的作品就没有“语言”了吗?比如《垃圾围城》难道没有摄影语言?入选了“不一样”的那些作品都没有摄影语言?肯定不是,这些作品不仅有“语言”,而且“语言”更讲究,也正因为如此,网友们才会说这是“玩弄形式”。

问题的关键是,摄影语言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简单的光影、构图、点线面,而是更加复杂的东西,这东西我也是刚发现,那就是“陌生化”。有关“陌生化”的问题我已经在《纪实“语法”的核心机密》里说得比较多了,此不赘述。核心的一点就是:“陌生化”是一种超越了世俗的观看。你在司空见惯中发现了“陌生”,那才是得到了影像真正的“语言”,也就是解放了语言;而仅仅是将司空见惯的东西用光影之类的摄影技术去加以“涂脂抹粉”,那依旧只是一种世俗的观看,谈不上什么“语言”,更谈不上“解放语言”,糖水片就是这种东西。
貌似“解放”的“绑缚”

。 是不是拍得跟糖水片“不一样”了的,就都是“解放语言”了呢?肯定也不是,因为其同样有陷入“不一样”的俗套的危险。就这一点而言,无忌网友指责入选作品中有一些太跟风“观念”,太照搬舶来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鲍昆在研讨会上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说的大致意思是:摄影在技法上太简单了,就那么多,很容易模仿。谁有个好的创意出来,很快就会被模仿……

从理论上说,后现代艺术其实是非常会套用的,因为不是简单的套用,而是靠反讽、拼贴、戏拟之类的手法,有创意地套用。但即便是这种套用,其实也很难,否则就人人都艺术家了。而简单的套用和模仿,虽然看上去也“不一样”,但却是不符合“陌生化”原则的,所以也不能说有什么“语言”,有也是鹦鹉学舌式的“语言”,这也就不再是“解放”,而是另一种“不一样”的“绑缚”了。

这一点尤其需要警惕!

摄影是最容易的,又是最难的;摄影是天堂,也是地狱。


作者:茜茜公主 时间:2012-2-1 9:09:01 标题:Re:[转帖]有什么“不一样”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文将、武将、军师、门客等等,我想其实就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区分,只要是与人脑有关的东西就有差异,鸡说鸡话鸭说鸭语,要想有共同语言,找同类就好了。

我喜欢文武全才。


作者:无云 时间:2012-2-1 11:24:55 标题:Re:[转帖]有什么“不一样”
Quote:
茜茜公主在2012-02-01 9:09:01说道: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文将、武将、军师、门客等等,我想其实就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区分,只要是与人脑有关的东西就有差异,鸡说鸡话鸭说鸭语,要想有共同语言,找同类就好了。

我喜欢文武全才。



一针见血


作者:军统 时间:2012-2-1 16:49:05 标题:Re:[转帖]有什么“不一样”
Quote:
茜茜公主在2012-02-01 9:09:01说道: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文将、武将、军师、门客等等,我想其实就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区分,只要是与人脑有关的东西就有差异,鸡说鸡话鸭说鸭语,要想有共同语言,找同类就好了。

我喜欢文武全才。


公主老师:您太有才啦!其实有很多事情是触类旁通的,一件事明白了,另一件事有时也就通了,不是做不好,而是没想通,今天和建国老师在一起聊天,把音乐和摄影放在一起来说,发现二者有惊人相似之处,触动人灵魂的是什么呢?。。。。。我还在领悟。

军统最后编辑于2012-02-01 17:20:35


作者:fim一听钟情 时间:2012-2-2 17:57:18 标题:Re:[转帖]有什么“不一样”
时间有限,只看了您帖子的一部分,瞎写了一点感想。

关于严肃摄影的提法,使我想起了另一个领域的提法“严肃音乐”。按照那些所谓的标准,爵士乐,邓丽君都不能算是严肃音乐,那这些算什么?应该划在哪个领域?还是不是艺术,怎么去欣赏?这些‘严肃XX’的提法就是想给艺术制定一个标准,规则,然后按照这些标准规则,做个罩子,把艺术扣在里面,告诉人们,罩子外面的都不是艺术。我喜欢的就是艺术,我不喜欢的不是艺术。似乎制定艺术规则的都称不上是艺术家。

艺术就像生命一样,应该是野性生长的,不需要有人给施肥,浇水,除草,不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品种改良,不需要温室,一切都按照他自己的愿望,自由生长,野性成长。有一天,他长成了。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走过来看了看,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但是,他依然还是在那里。

艺术不是食物,是不能随便的和人分享的。

关于大众评选的作品。大众的审美永远都是庸俗的,大众的口味永远都是艳俗的。大众的口味永远都和衣食住行色有关:吃的东西,住的房子,开得车子,穿的什么牌子的衣服,哪个女人身材如何,长相好看。
大众的水准永远都不是艺术家的水准,否则就没有艺术家了。

湖南卫视的超女冠军李宇春是大众选出来的。结果冠军的唱功却不是最好的。很奇怪,也不奇怪。这就是大众的审美,大众的口味,他们就喜欢这样的人,不管专家是否喜欢。即使到现在,这位冠军也是历次超女中人气最高的一位。红不红和唱功无关。
所以,要么把自己的审美降低到和大众一个水准,允许大众投票选出他们喜欢的;要么让专家来决定,不去管大众的感受。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人告诉他,那是艺术,他就知道了:噢,那是艺术。除此之外,什么感觉都没有。没有感动,没有悲伤,没有兴奋,没有肾上腺激素的升高。


fim一听钟情最后编辑于2012-02-02 23:58:37


作者:军统 时间:2012-2-3 7:24:13 标题:Re:[转帖]有什么“不一样”
Quote:
fim一听钟情在2012-02-02 17:57:18说道:
时间有限,只看了您帖子的一部分,瞎写了一点感想。

关于严肃摄影的提法,使我想起了另一个领域的提法“严肃音乐”。按照那些所谓的标准,爵士乐,邓丽君都不能算是严肃音乐,那这些算什么?应该划在哪个领域?还是不是艺术,怎么去欣赏?这些‘严肃XX’的提法就是想给艺术制定一个标准,规则,然后按照这些标准规则,做个罩子,把艺术扣在里面,告诉人们,罩子外面的都不是艺术。我喜欢的就是艺术,我不喜欢的不是艺术。似乎制定艺术规则的都称不上是艺术家。

艺术就像生命一样,应该是野性生长的,不需要有人给施肥,浇水,除草,不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品种改良,不需要温室,一切都按照他自己的愿望,自由生长,野性成长。有一天,他长成了。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走过来看了看,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但是,他依然还是在那里。

艺术不是食物,是不能随便的和人分享的。

关于大众评选的作品。大众的审美永远都是庸俗的,大众的口味永远都是艳俗的。大众的口味永远都和衣食住行色有关:吃的东西,住的房子,开得车子,穿的什么牌子的衣服,哪个女人身材如何,长相好看。
大众的水准永远都不是艺术家的水准,否则就没有艺术家了。

湖南卫视的超女冠军李宇春是大众选出来的。结果冠军的唱功却不是最好的。很奇怪,也不奇怪。这就是大众的审美,大众的口味,他们就喜欢这样的人,不管专家是否喜欢。即使到现在,这位冠军也是历次超女中人气最高的一位。红不红和唱功无关。
所以,要么把自己的审美降低到和大众一个水准,允许大众投票选出他们喜欢的;要么让专家来决定,不去管大众的感受。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人告诉他,那是艺术,他就知道了:噢,那是艺术。除此之外,什么感觉都没有。没有感动,没有悲伤,没有兴奋,没有肾上腺激素的升高。


老师点评的十分到位,完全赞同。


作者:茜茜公主 时间:2012-2-3 13:00:59 标题:Re:[转帖]有什么“不一样”
Quote:
其实有很多事情是触类旁通的,一件事明白了,另一件事有时也就通了,不是做不好,而是没想通,今天和建国老师在一起聊天,把音乐和摄影放在一起来说,发现二者有惊人相似之处,触动人灵魂的是什么呢?。。。。。我还在领悟。

我觉得触动人灵魂的前提应该是拍摄者要有灵魂,观赏者也必须有灵魂,缺一不可。而是人就一定有灵魂吗?我看未必,而且不同的人的灵魂又是有差异的,所以,我认为其实我们每个人是通过观察、倾听作为媒体反映自身的内心世界,所以不同的人观察同一事物才有了不同的反应,呵呵,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




作者:军统 时间:2012-2-4 9:29:50 标题:Re:[转帖]有什么“不一样”
Quote:
茜茜公主在2012-02-03 13:00:59说道:

我觉得触动人灵魂的前提应该是拍摄者要有灵魂,观赏者也必须有灵魂,缺一不可。而是人就一定有灵魂吗?我看未必,而且不同的人的灵魂又是有差异的,所以,我认为其实我们每个人是通过观察、倾听作为媒体反映自身的内心世界,所以不同的人观察同一事物才有了不同的反应,呵呵,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


公主点评的有道理,向您学习。


欢迎光临:水手唱片音响(http://www.tjidc.net)        Powered by C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