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茜茜公主在2011-6-22 19:33:50说道:
自从开始考虑人文摄影究竟为什么以后,一直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举起相机,想表现说明问题不可抑制冲动的同时,摄影人对他人内心中神圣尊严又具有强烈感知能力,而怕给对方带来伤害的矛盾心情! 我们都记得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的那幅《饥饿的苏丹》,他对于全球人类心灵触动的贡献,远超过一般的善良人在某一时刻、对某一个人所给出的关爱。我始终记得《大浪淘沙》中靳恭绶(不知道名字写得对不对)的老师对他说的话,大意是他的所作所为能帮助一个人一时,但是,,,,,,
背山工的第二幅画面,使我感受到更多的内容,不足一米宽的石阶上相向而行的背山工与游客,谁是主人显而易见。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山民来说,外来游客到底意味着什么?三名年轻的女游客中第一位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显然已经诉说了背对我们的背山工表现出的很多的东西,,,,,,
我想,“军统”拍摄那对母女的那一刻流露出的是内心中最柔软的东西,而生活在山里的母女是否能正确领会朋友内心中的感情?生长过程、处境地位决定思想意识,所以,很多东西太复杂啦,,,,,,
在武夷山我们也有登山过程,也遇到了“背山工”,我渴望拍下他们(因为我心底强烈呼唤与呐喊),我也观察了其他带相机的老师们(几乎半数有相机,单反包括我在内有四部),除了我之外,还没有去拍同事、风景以外的人和事的。我想这应该是处于一种责任驱使(虽然在有些人看来很可笑,,,,,,),是摄影走向更高境界的一种表现!
另外,开个玩笑,朋友是哪一部分的?谁的部下?哈哈哈哈哈哈
也顶一张我的“背山工”
Upload picture:
